- 颌骨骨折治疗最重要的标准是牙合翼片的优点是能清晰显示无感染发生
骨折线上的牙齿不松动
骨性愈合
恢复原有咬合关系#
纤维性愈合牙槽嵴顶#
下颌管位置
根折部位
根尖病变类型
上颌窦分隔此种X线片的特点是在胶片中
- 进行唇裂整复术最合适的年龄为假性牙周袋与真性牙周袋的区别是出生后即刻
1~2个月,体重达5~6kg
3~6个月,体重达5~6kg#
10~12个月,体重达5~6kg
1~2岁牙周袋的深度
牙周袋的形状
牙周袋底的位置#
牙龈有无增生或
- 修复体粘固后过敏性疼痛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附着体在覆盖义齿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 )牙龈退缩
活髓牙制备后牙本质暴露过敏现象
切割牙体后,牙髓处于激惹状态
粘固剂中游离酸的刺激
以上都对#固位作用#
- 细菌进入创口几小时内尚未大量繁殖而易于清除颌下腺炎长期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颌下能触及硬块,导管及腺体交界处证明有结石,应采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目的是12h内#
32h内
20h内
24h内
14h内结石摘除
颌下腺摘除#
- 全口义齿初戴时,患者感觉就位时疼痛,戴人后缓解,戴入后缓解,表明义齿就位时就位道有阻力,即组织倒凹,义齿基托摩擦组织产生疼痛,一旦越过倒凹区就位后疼痛即缓解,而如果组织面有瘤子、义齿边缘过长及腭部硬区未缓冲等
- 口服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在牙周治疗前应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使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值达到下述哪一项才能接受牙周小手术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INR(PT)
- 固定义齿固位体设计,不正确的是医疗事故按以下标准分级固定义齿固位力应高于个别牙修复
双端固定桥两端基牙固位体的固位力应基本相等
各固位体之间有共同就位道
基牙有缺损或畸形者,设计固位体时分开修复#
简单桩冠
- 全口义齿戴人后,生长缓慢。腮腺造影侧位片显示腮腺内腺泡类圆形充盈缺损,分支导管呈"抱球状"。可能的诊断为婚前医学检查,但需要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实施结扎手术#
可以结婚,但必须符合晚婚规定
《婚姻法》未明确规
- 患者男,该患者不宜实行的治疗是牙周袋底位于釉牙骨质根方,医患关系交往模式的类型将由导管冲洗
急性发作时全身抗感染治疗
维生素C含服
按摩腮腺腺体帮助排唾液
腮腺切除术#探诊深度
牙周袋深度
附着水平#
牙龈退缩程
-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一般量是多少毫升,最多量不得超过100毫升,200毫升
200毫升,300毫升
200毫升,400毫升#
100毫升,400毫升
200毫升,500毫升
- 以下情形中,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是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一年
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
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二年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医学专科学历,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规则与《执业医师法》规定的医师执业规则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下列各项只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有规定的是非典暴发、流行时,哪个机关有权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
- 口腔专科病史的内容有下列关于精神药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牙周病史
修复治疗情况
牙体牙髓病史
正畸治疗史
以上都对#精神药品是指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也包括
- 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力中,通常最主要的是患者,男性,48岁,3天前出现左上前牙持续剧烈跳痛,昨日疼痛缓解,但自下睑至下唇鼻旁颧部肿胀明显,皮肤红、热、痛。此时应诊断为摩擦力#
吸附力
大气压力
重力
黏接力急性上颌窦
- 固定桥粘固后不久,患者感到胀痛不适,主要见于下列哪项为根尖手术禁忌症( )咬合过高
基牙负担过重
桥体龈端接触过紧
接触点过紧#
粘固剂溢出根管治疗反复失败,症状不消失
牙周组织过少#
根管钙化不通
广泛的根尖周
-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下列不能按劣药论处的药品是超过有效期的
被污染的#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 种植义齿的上部结构不包括SNB角辅助检查时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人造冠
附着体
基托
金属支架
中央螺丝#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反映上下颌角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
- 局部切取活组织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在肿物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切取0.5~1cm一块楔形组织
黏膜病变标本取材不应小于0.2cm×0.6cm
尽量多切除病变组织#
不应使用染料类消毒剂
不要在坏死部位切取,术中尽量减少机械损
- 与一次包埋法相比,蜡型的两次包埋法主要优点是 ( )妊娠期龈炎的治疗,不正确的铸造不易变形
铸件不易粘砂
铸件不易出现砂眼
支架表面更精细
节约内包埋料,降低成本#去除局部刺激物
局部应用1%过氧化氢液含漱
严格
- 哪些是系统疾病史的内容龈缘炎诊断要点如下,错误的是有无药物过敏史
有无牙用材料过敏史
是否患有糖尿病
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史
以上都对#龈出血
龈肿胀
形成真性牙周袋#
牙不松动
无牙槽骨吸收龈缘炎龈缘充血发红、肿
- 牙内吸收的原因尚不明了,但常可见于受过外伤的牙
再植牙
活髓切断术后的牙
盖髓术后的牙
以上都是#
- 关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中,哪种复发率最低,且可重复应用患者,男性,30岁,有医源性右翼下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出大量灰白色稀薄腐臭脓液。此为何种感染所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
- 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封闭区为 (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除外下颌颊系带
磨牙后垫#
远中颊角区
下颌舌骨嵴
舌侧翼缘区自发痛
咬紧牙时痛缓解
患牙浮出感
叩诊痛
温度测试敏感#
- 无牙颌患者,其两侧上颌结节颊侧均有过大倒凹时,修复前的最好处理方法15号标准根管锉的锉尖直径和刃部末端直径分别是手术修整两侧结节颊侧的倒凹
手术修整两侧结节颊侧的部分倒凹
手术修整一侧结节颊侧的倒凹#
手术修
- 全口义齿固位主要是靠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性封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附着力
黏着力
凝聚力
舌及颊肌压力
吸附力#眶上孔
眶下孔
上颌结节
下颌孔
茎乳孔#
- 功能性印模主要适用于患者,男性,50岁,右上颌结节传导阻滞麻醉后4天出现发热,张口受限,右下颌升支后缘压痛。此患者可能发生了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时间是黏膜支持式义齿
混合支持式义齿#
牙支持式义齿
前磨
- 以下是序列拔牙禁忌证的是下列关于药品剂量与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替牙期严重牙列拥挤
无恒牙胚缺失
肌功能基本正常
明显的牙颌面关系异常#
磨牙为Ⅰ类关系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中药饮片以袋为单位
片剂以
- 对肿瘤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时通常使用医德修养的方法是5号针头
6号针头#
12号针头
8号针头
9号针头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政治学习
让领导多督促自己
让同事多提醒自己
让病人多监督自己
追求慎独#
- 脓肿切开后建立引流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有序列拔牙适应证不包括脓肿位置
脓腔大小
脓肿的深浅
脓肿的致病菌
脓肿形成的时间#替牙期严重牙列拥挤.
无恒牙胚缺失
上、下颌骨Ⅰ类关系
下颌后缩造成的深覆盖#
有家族史拥挤
- 41岁,伴自发性剧痛,近半月来午后低热。检查见上腭切牙孔附近约枣样大小肿物,有异味。化验检查WBC正常,分类淋巴细胞占45%。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患者男,牙髓处于激惹状态
粘固剂中游离酸的刺激
以上都对#上颌正中囊
- 医德修养的方法是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政治学习
让领导多督促自己
让同事多提醒自己
让病人多监督自己
追求慎独#
- 医德修养的方法是《执业医师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下列各项在
- 与吸附力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下唇麻木是哪种阻滞麻醉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的期限是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唾液的黏稠度
唾液的分泌量
- 患者男,28岁。右上后牙近几日咬合痛,并有患牙发麻浮出感觉,咬紧患牙,叩(++),可能的诊断是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诊断依据为,可
- 患者,女,63岁。全口义齿戴用一周,舌系带感觉疼痛。检查见,舌系带处有一1mm左右小溃疡,引起舌系带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过长
基托在舌系带处缓冲不足#
- 修复体的固位力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复合树脂充填后脱落的原因如下,除了修复体与制备牙的密合度
接触面积
粘结剂厚度
制备牙轴面聚合度
制备牙松动度#制备了固位形#
牙齿表面未注意清洁
酸蚀后的牙面接触唾液
未制备洞
- 全口义齿初戴时,患者感觉就位时疼痛,原因是理论上,最佳的覆盖基牙数目是医疗事故按以下方式分类义齿边缘过长
组织面有瘤子
系带附丽接近牙槽嵴顶
有唇颊侧倒凹#
腭部硬区未缓冲1~2个
2~3个
2~4个#
3~4个
4~5个
- 78岁。使用全口义齿有20余年历史,近半年更换一副全口义齿,下颌义齿易脱落,经多次修改均无效。查:下颌义齿固位差,患者首选的治疗是自凝软衬材料重衬,软衬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无刺激性,将其衬于基托组织面,使基托作用
- 今日术前家属签字时,会在基托内部形成许多微小的球状气孔,且基托体积越大,填塞时机不对,可在基托各处形成不规则的大气孔或空腔。故选E。腮腺浅叶切除术若手术中损伤面神经,也会引起涎瘘。Frey综合征主要是指由于切端
- 口底多间隙感染一般指颌骨骨折治疗最重要的标准是在药物治疗中,临床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半侧下颌下、舌下间隙感染
双侧下颌下,舌下间隙感染
半侧下颌下、双侧舌下及颏下间隙感染
半侧下颌下、舌下间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