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神经生理学的观点:全麻药产生麻醉作用的部位是 ( )艾滋病检测的对象不包括大脑皮质
脑干网状激活系统#
脊髓
小脑
大脑灰质人体血液
人体体液
组织器官
血液衍生物
以上都不是#
- 麻醉平面达脐部是指哪一条脊神经高度?( )下列各项中,属于预防医学道德原则的是胸8
胸10#
胸12
腰1
胸2不伤害原则
有利于病人原则
全社会参与原则#
关注生命神圣原则
生命长寿原则
- 欧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四原则不含尊重患者的疾病认知权需要一定的前提,即不伤害
有利
尊重
胆识#
公正不影响医务人员的合作
不让病人难过
不影响医患关系的确立
不影响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
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 血肿最好发的部位是_____。有关双侧唇裂婴幼儿的麻醉,以下哪项不正确 ( )颞区#
额顶区
顶枕区
额极区
矢状窦上下骑跨型复杂手术或身体较差的患儿应做输血准备
置入喉镜中要注意勿伤杓前突或使其脱位
插管前用软
-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关于小儿对术后疼痛和镇痛,哪项不当( )患者仰卧,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出现股部放射痛者为阳性#
患者仰卧,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出现腰痛者为阳性
患者仰卧,
- 男性,14岁。上课时突然手中钢笔掉在地上,双眼向前瞪视,呼之不应,持续数秒,该患者诊断为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其实行封锁的地区是癔症
失神发作#
肌阵挛发作
失张力发作
局限性癫
-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颌面和整形手术的麻醉特点:( )成年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前禁饮禁食12小时所丧失的水分量约为 ( )面颌部缺损
张口困难或小口畸形
常需经鼻插管
术中多需完善的麻醉和良好的肌肉松弛
麻醉多需远
- 有效循环血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影响最小的是下列做法中不违背医学伦理学无伤害(不伤害)原则的是心功能
血容量
小动脉血管阻力
小静脉的血管容量
血红蛋白值#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手术同意书#
发生
- 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闭门思过,修身养性的过程
医德修养是指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精神
医德修养是指在医德方面勤奋学习、认真实践和涵养锻炼所达到一种医德品质#
医德修养是指改造客观世界
- 当前的医疗实践中,医生责任强调的是对患者负责和对集体负责的统一
对集体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统一
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负责和对病人负责的统一
对患者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统一#
对病人负责和对个人经济收入负责的统一
- X线平片判断心脏增大的方法时,心脏横径是婴幼儿喉头最狭窄处( )左、右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之和#
左心缘至右心缘的距离
左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
右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
右膈顶水平胸廓的内径喉咽部
声门裂
- 利用碘化铯闪烁体和非晶硅作为探测元的检测器是下列关于疼痛的临床评价方法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硒鼓检测器
IP成像转化器
直接转化平板探测器
间接转化平板探测器#
多丝正比室检测器视觉模拟量表(VAS):10cm长的直线,
- ACEI宜用于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并发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病合并妊娠
双侧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高血压病患者使用,并可对改善心功能、防止心室重构、保护糖
- 帽状腱膜下血肿不能吸收者,首选治疗方法是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按假药论处的下列药品中不包括切开止血
应用止血药
加压包扎,促进血肿吸收#
穿刺引流
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变质的
被污染的
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
- 病人权利受到关注的社会背景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
医患间医学知识的差距逐渐缩小#
病人的医疗消费能力不足
病人的医疗消费水平提高
- 有关预激综合征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异常的传导组织
在心电图检查中发生率为0.12%~0.20%
常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麻醉处理重点为防治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试用利多卡因治疗
- 有关低温在麻醉中的应用,下列哪项不正确:( )低温可使组织器官代谢率及耗氧量下降
低温主要用于心内直视手术、颅内动脉瘤及其他创伤大、出血多的手术
复温时使体温升至36℃即可停止复温#
低温可降低麻醉药代谢,使苏
- 过敏性紫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不正确的是可以改善消化道症状
可以改善关节症状
不能减轻皮肤紫癜,也不能防止复发
早期应用可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率#
于急性发作、症状明显时应用,疗程多在10天以内
- 下列关于乏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叙述错误的是 ( )低温可抑制HPV
受抑制后静脉混杂增加
血容量负荷过重可抑制HPV
硝酸甘油可抑制HPV
利多卡因表面喷雾可抑制HPV#
- 关于吗啡的禁忌证,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室上性早搏在心电图上,哪种改变是正确的 ( )婴儿、孕产妇#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患有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患者#
颅内高压和颅脑损伤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
- 张力性气胸是指( )下述哪类病人硬膜外阻滞后血压下降幅度最大 ( )胸腔抽气后压力不再上升
肺萎陷轻
纵隔移位明显#
胸腔压力常呈正压#
常需采用胸腔闭式引流#产妇
子宫肌瘤病人
高血压病人#
肥胖病人
糖尿病病人
- 室上性早搏在心电图上,哪种改变是正确的 ( )P波早期出现
室性复合波多无改变
不完全代偿间歇
P波正常,双相或倒置
以上全部#
- 关于脑血流量与神经源性调节,哪项错误 ( )麻黄碱的适应证除外 ( )脑血管神经支配颅内外的肾上腺素能、胆碱能和5-羟色胺能系统
正常情况下,神经因素对脑血流量的影响较小
交感神经张力增强使脑血流量自身调节
- 关于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哪些概念是错误的MODS与炎症介质释放过多有关
肝肾综合征,符合MODS的诊断标准#
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失衡可以造成MODS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符合MODS的诊断标准#
MODS是发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 关于眼科全身麻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困难气管内插管首选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全身麻醉可以防止眼心反射
麻醉应尽量偏浅
拔出气管导管前应在病人完全清醒时尽可能多地吸引气管内分泌物
拔管时期以麻醉越浅越
- 硬膜外阻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除外 ( )注药时脑脊液压升高,引起短暂头晕
麻醉后低血压时脑缺氧惊厥#
麻醉后血管散热不均产生寒战#
局麻药直接进入静脉引起惊厥
长时间间断累积给药中毒产生精神症状与幻觉
- 甲亢病人术前服碘的作用。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降低基础代谢率
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降低基础代谢率#
使甲状腺缩小变硬#
减少甲状腺血流量#
预防癌变
- 地西泮的代谢与排泄主要通过 (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报告的时限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几乎全部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
肺脏代谢
肠道菌丛代谢
在肾脏生物转
- 大手术后每天供给含氮物质的含氮量应为 ( )关于SVR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0.15~0.20g/kg
O.25~0.30g/kg#
0.35~0.40g/kg
0.45~0.50g/kg
0.55~0.60g/kgα受体阻断药使SVR下降
多巴胺受体阻滞药使SVR增高#
- 下列哪些项目可作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条件( )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慢性肺、胸疾病史#
左室肥大或左心衰竭
右室肥大或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表现#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不包括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以笫二类精神药品为原料生产普通药品,应当将年度需求计划报哪个部门医疗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医学科研教学机构
美容美发服务机构#所在地省
- 下列关于疼痛的临床评价方法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辅助检查时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视觉模拟量表(VAS):10cm长的直线,一端表示无痛(0),另一端表示最严重的疼痛(10)。被测者根据其感受程度,在直线上相应部位作
- 病史:男性,49岁,腹痛1天,进行性加重。诊断: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肠梗阻
消化道穿孔#
正常腹平片
肠结核
以上均否16周岁至40周岁
18周岁至28周岁
18周岁至45周岁
18周岁至55周岁#
18周岁至60周岁
- 呼吸过速的临界值的是 ( )呼吸频率30次/分
呼吸频率35次/分
呼吸频率40次/分#
呼吸频率45次/分
呼吸频率50次/分
- 颈深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包括( )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的内容执业局麻药毒性反应#
膈神经阻滞#
喉返神经阻滞#
霍纳综合征#
全脊髓麻醉#执业范围
执业地点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医疗机构
- 有关气管插管困难的定义,哪种正确 ( )常规喉镜试插一次以上才获成功
常规喉镜试插二次以上才获成功
常规喉镜试插三次以上才获成功且插管时间超过5分钟
常规喉镜试插三次以上才获成功且插管时间超过10分钟#
需用
- 胸内手术时下述何种方法更有效消除术中应激反应 ( )芬太尼+恩氟烷
丙泊酚+芬太尼
恩氟烷
异氟烷+芬太尼
硬膜外阻滞+氧化亚氮+恩氟烷#
- 对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应采用_____。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的GFRCT
MRI
AFP与B超#
肝动脉造影
CEA减少至正常的80%~90%
减少至正常的50%~80%
减少至正常的25%~50%#
减少至正常的10%~25%
减少至正常的10%
- 就神经生理学的观点:全麻药产生麻醉作用的部位是 ( )大脑皮质
脑干网状激活系统#
脊髓
小脑
大脑灰质
- 对急腹症患者总的治疗原则是颈深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包括( )对症处理
纠正急腹症的病理改变#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控制感染
增强机体抵抗力局麻药毒性反应#
膈神经阻滞#
喉返神经阻滞#
霍纳综合征#
全脊髓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