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洞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必须去净龋坏组织
必须注意保护牙髓
必须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必须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
- 被认为牙周有益菌的为变形链球菌
血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
- 患者,男,63岁。全口义齿戴用一周后,上牙槽嵴黏膜疼痛,造成此症状的原因,除外骨突未缓冲
模型牙槽嵴处石膏磨损
垂直距离过高
模型骨突处用磷酸盐粘固粉加厚少许#
刮除模型骨突处石膏,以去除倒凹
- 在FDI提出的二位数字记录牙方法中46指的是固定桥设计是否合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右上第一磨牙
右下第一磨牙#
左上第一磨牙
左下第一磨牙
四个第一磨牙基牙牙冠具有足够的长度和体积
固位体固位形式与种类选择得当
- 备洞和充填过程中,保护牙髓的措施为龋齿充填近期出现激发痛和自发痛,多是由于釉质钙化不全与浅龋的临床诊断区别在于较大球钻间断磨除
近髓处保留少许软化牙本质
随时用水冲洗窝洞
一般需双层垫底
包括以上各项#充填
- 晕厥病人的处理不包括关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立即停止手术让患者平卧
嗅闻刺激性气体
按压人中
立即输液、纠正代谢紊乱#
必要时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液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脓液可穿破腮腺筋膜
- 银汞合金充填后,与对颌牙接触时痛,如填充物检查未发现亮点,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电击、针扎样痛是下列哪种疾病最可能表现出的症状对颌牙有异种金属修复体#
有咬合高点
深龋未垫底
垫底材料选择不当
洞底龋坏组织未
- 舌系带矫正术的方法为下列MRI与CT相比的优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Z"形移位瓣
黏膜游离移植
呈三角形切除
口底黏膜转瓣延长术
横行切断纵行缝合#不用造影剂增强即能显示肌、血管及肿瘤的范围
无电离辐射,对人体基本无害
- 关于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毒性最大的局麻药是导线就是牙冠的外形高点线
导线就是牙冠最突点的连线
导线就是牙冠的最大周围线
导线是指在确定共同就位道后,分析杆沿基牙的轴面转动一周,画出分析杆与基牙轴面最突点的连
- 基底细胞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修复体对龈组织的保护,最重要的是曾称基底细胞上皮瘤
基底细胞癌是不常见的肿瘤#
好发于颌面部皮肤
组织上可分为诸多亚型
几乎
- 口腔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光固化树脂聚合后体积缩小为通过牙周探诊获得的最有临床意义的指标是牙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
口腔疾病在人群中分布规律
口腔疾病和健康规律
口腔疾病预防规律
口腔保健计划2.5%~3.5%#
0.5%~1
- 下列除哪一项外一旦确诊后应行外科手术根治( )链球菌的典型脓液是颊黏膜内侧三角形口角区颗粒状白斑
牙槽嵴疣状白斑
舌腹红斑(赤斑)
下唇DLE继发鳞状细胞癌
牙龈斑块状白斑#黄色黏稠脓液
淡黄稀薄脓液#
浅黄色
- 被认为是重要的致龋菌的为口腔内白色念珠菌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舌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是变形链球菌#
血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芽生孢子#
假菌丝
厚壁孢子
菌落
其他形式舌前1/3麻醉
舌尖麻醉
同侧
- 下颌弓指( )藻酸盐类印膜材料的凝固原理为畸形中央尖常见于第一鳃弓#
第一鳃沟
第二鳃弓
第二鳃沟
第三鳃弓离子交换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室温变化
聚合变化35牙、45牙#
15牙、25牙
44牙、34牙
14牙、24牙
34
- 截面为菱形的器械是K型根管扩大器
K型根管锉#
Kflex锉
H型根管锉
Unifile锉1.K锉特点:用于牙本质的清除,操作时光滑根管壁,横截面为菱形。
- 关于下颌中切牙的说法,正确的是( )用牙挺取位于牙槽窝内的断面一侧高,一侧低的牙根时牙挺插入的位置应该是单根管
髓室近远中径宽#
根管近远中径宽
没有侧支根管
冠根比例为1:1将断面较高的一侧凿低后
将断面根管
- 乳牙因磨耗产生的修复性牙本质最常见于乳牙在口腔内存在一般最长的时间是乳前牙切端
乳牙邻面髓角处
乳磨牙髓腔顶部#
乳磨牙髓腔底部
根分歧处8年左右
5~6年
10年左右#
12年左右
14年左右牙髓组织主要包含神经、血
- 横嵴最常见的牙是在以上症状中,与修复体咬合有关的有上颌第一前磨牙
下颌第一前磨牙#
上颌第二前磨牙
下颌第二前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疼痛#
牙体磨损
修复体松动
龈缘炎
牙髓炎1.正确地恢复 面形态和咬合关系是有效地恢
- 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描述错误的是( )调石膏时错误的是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血肿
牙龈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长
凝血时间延长#先加水
搅拌速度要快
为加速凝固可增加搅拌时间
如水过多可续
- 对盘状红斑狼疮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是( )囊壁中见较粗大神经和血管的是患者女,25岁。要求美容修复。检查:全口牙齿牙面呈均匀棕黄色,个别牙齿表面釉质缺损,探(-),叩(-),冷测反应正常。医生诊断为四环素
- 拔牙术前准备不包括口腔内主要的致龋链球菌是详细询问病史
患者全身情况是否有拔牙禁忌证
必要时化验检查
必要时药物过敏试验检查
必要时进行牙髓活力检查#轻链球菌
血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
唾液链球菌
米勒链球菌
- 有关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析说法错误的是肯氏四类牙列缺损,义齿最佳就位方向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基牙牙周的支持力强,则桥体表面的应力大#
材料的弹性模量会影响应变的大小
后牙固定桥的表面应力小于前牙桥
- 口腔医生比护士感染HBV的危险性大的原因是医生需向患者询问病史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
医生经常与患者的唾液接触#
医生经常与患者握手
医生自身抵抗力差研究表明,口腔医务人员反复暴露于血液和唾液,因此较一般人群
- 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最常用的引发体系是参与形成小口畸形的突起是樟脑醌敏感波长400~500nm#
樟脑醌敏感波长300~400nm
过氧化苯甲酰敏感波长400~500nm
过氧化苯甲酰敏感波长300~400nm
三丁基硼敏感波长400~500nm
- 患者,男性,67岁,上颌戴可摘局部义齿多年,3天前上颌硬腭及牙龈区有成簇小水疱出现,疱破后形成溃疡,涂片检查可见病毒包涵体,拟诊断为( )牙种植术是指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总量的多少是由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的多型
- 口腔内白色念珠菌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芽生孢子#
假菌丝
厚壁孢子
菌落
其他形式
- 氟化物防龋作用机制是选磨方法中错误的有 ( )舌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是降低釉质表层的溶解度
改变口腔生态环境,不利于细菌生长
抑制糖蛋白在釉质表面的黏附
促进釉质再矿化
以上均正确#一般先磨正中合的早接触区,
- 关于上颌第一磨牙髓角,正确的是( )患者女,咬合剧烈疼痛2天。检查:左下7见白色暂封物,叩(+++),松(-),根尖区无压痛及脓肿形成,牙龈充血,如工作长度有误,均可能将根管内感染物推出根尖孔,刺激根尖组织引起急性根
- 患者,男性,67岁,上颌戴可摘局部义齿多年,3天前上颌硬腭及牙龈区有成簇小水疱出现,疱破后形成溃疡,涂片检查可见病毒包涵体,拟诊断为( )釉质龋的组织学分区中位于损害进展最前沿的是以下乳牙萌出先后顺序哪个是正
- 氨硝酸银使用于抗牙本质过敏时,在牙面涂修复体对龈组织的保护,最重要的是脱出性牙脱位的临床表现之一是30秒
1分钟#
15分钟
2分钟
10秒修复体的边缘与预备体十分密合
修复体要高度磨光
修复体龈缘要薄
修复体龈缘位于
- 控释抗菌药物治疗牙周炎的优点 ( )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描述错误的是( )用药剂量小
局部浓度高
维持时间长
疗效高
以上均是#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血肿
牙龈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长
凝
- 如果诊断为成釉细胞瘤,则最佳治疗方案为①咬合错乱;②面部塌陷;③骨折段异常动度;④下唇麻木;⑤张口受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为:行肿瘤刮治术
下颌骨区段切除术
下颌骨区段切除钛板植入,后期行植骨术
下颌骨区段切
- 外胚间充质组织不包括( )患者,3天前上颌硬腭及牙龈区有成簇小水疱出现,疱破后形成溃疡,涂片检查可见病毒包涵体,拟诊断为( )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牙本质过敏症鳃弓软骨
牙骨质
血管平滑肌
血管周细胞
横纹肌#多
- 患者,男,63岁。全口义齿戴用一周后,上牙槽嵴黏膜疼痛,造成此症状的原因,除外①咬合错乱;②面部塌陷;③骨折段异常动度;④下唇麻木;⑤张口受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为:骨突未缓冲
模型牙槽嵴处石膏磨损
垂直距离过高
- 用钝头牙周探针检查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深度时,探针尖端通过牙周探诊获得的最有临床意义的指标是终止于袋底位置
进入到结合上皮1/3~1/2#
刚好穿透结合上皮
终止于正常的结缔组织纤维的冠方
在正常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内1/
- 即刻固定义齿适应证不正确的是正常乳牙列,乳牙从新生儿出生后开始陆续萌出的时间为颧弓骨折最重要的临床体征是适用于前牙缺失
适用于全身和局部健康情况良好者
适用于青年人
适用于中年人
适用于老年人#2~3个月
3~
- 成人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最主要的优势菌为上皮的棘层或者基底层出现个体或者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伴放线放线杆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内氏放线菌
粘放线菌
奋森螺旋体过度角化
过度正角化
过度不全角化
错角化#
棘层增生
- 患者,男性,70岁,左侧面部皮肤及腰腹部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在红斑上出现密集性水疱,部分形成血疱,具有疼痛烧灼感,拟诊断为( )乳牙根尖周病的主要病因是多型渗出性红斑
唇疱疹
带状疱疹#
鹅口疮
盘状红斑狼疮
- 19岁。左下后牙治疗后自觉牙浮出,咬合剧烈疼痛2天。检查:左下7见白色暂封物,叩(+++),松(-),牙龈充血,病历记载2天前该牙行根管预备。主诉牙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为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牙髓炎
残髓炎
冠周炎
龈乳头炎
- 被认为是重要的致龋菌的为用钝头牙周探针检查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深度时,探针尖端修复体对龈组织的保护,最重要的是变形链球菌#
血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终止于袋底位置
进入到结合上皮1/3~1/2#
刚好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