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下列哪些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较差血浆优球蛋白组分包括( )。血液凝固的阶段包括t(8;21)(q22;22)
t(9;22)(q34;q11)#
inv(16)(p13.1;q22)
t(15;17)(q22;q12)
t/del(11)(q23)#纤维蛋白原#
- 由于BCR断裂点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BCR/ABL编码蛋白,分别是( )。P100
P140
P170#
P190#
P210#
- 关于POX染色下述哪些说法正确以下有关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常阳性或阴性#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呈强阳性#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阴性或弱阳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阴性
- 铁粒幼细胞贫血的特征 (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正确的是评价检验结果的常用指标主要是骨髓红系增生#
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多#
高铁血症#
正色素性贫血
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劳动后减少#
寒冷刺激减少#
精神
-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促凝物质纤溶酶原(PLG)是 ( )vWF#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T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TFPI肝脏合成的一种单链糖蛋白#
以无活性的酶原形成存在#
参与分解FⅡ、Ⅴ、Ⅷ
其血浆浓度为200mg/L#
与
- 符合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的是( )。皮肤瘙痒常见下列哪些疾病( )。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常有家族史#
多见于男性,幼年和成年均可发病#
吡哆醇治疗无效
遗传形式多为不完全X染色体性连锁隐性遗传,极
- 骨髓“干抽”可见于下述哪些情况 ( )缺铁性贫血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再生障碍性贫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多发性骨髓瘤由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表现是急性再障骨髓象检查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非造血细胞是指 ( )出血倾向#
感染#
肾功能损害#
骨质破坏
血钙增高淋巴细胞#
粒细胞
巨核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异常免疫
- 多发性骨髓瘤的骨X线表现是下列急性白血病疗效判断标准中判断复发的标准是 ( )血液凝固的阶段包括骨质疏松#
成骨改变
穿凿样改变#
溶骨改变#
病理骨折#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且<20%,经
- 诊断PNH应选作下列哪些试验关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属于成熟B细胞肿瘤(WHO分类,2008)的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酸溶血试验#
冷溶血试验
蔗糖水溶血试验#临床上常见
- 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出血倾向多见于牙龈#
鼻#
皮肤
肢
胃
- 以下有关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一种罕见的冷反应性自身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以全身或局部受寒冷刺激后突然发生大量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
患者血清中存在D-L抗体#
D-L
- 血清中几乎不存在的凝血因子为有关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区别,下列哪些正确 ( )对于增生性贫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因子Ⅰ#
因子Ⅴ#
因子Ⅷ#
因子Ⅸ
因子Ⅺ前者以获得性多见,而后者以遗传性多见#
前者多为慢性,而
- 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包括( )。血凝速度#
纤溶活性的高低#
红细胞的聚集状态#
红细胞的刚性#
血小板的功能#
- 下列哪些治疗是正确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雄激素#
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性白血病——白消安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
- 下列不符合再障临床检验的是( )。属于血小板α颗粒的内容物有 ( )血清铁增高
贫血为小细胞性#
细胞内、外铁减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增高#Fg#
ADP
因子Ⅴ#
ATP
5-H
- 血凝分析系统FIB项目方法学评价包括(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血象检查可出现患者PT延长,提示下列哪些凝血因子缺乏 ( )关于抗凝剂肝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批内精密度#
正确度#
携带污染率#
批间精密
- 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验有( )造血微环境包括异丙醇试验#
胎儿血红蛋白测定#
HbH包涵体生成试验#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红细胞镰变试验#网状细胞#
骨髓微血管系统#
基质细胞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造血细胞
造血岛
-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清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血清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物#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 骨髓增生性疾病中,包括( )。以下TAT/PAP比率与DIC严重程度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TAT/PAP在1左右时提示
- 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分析对于贫血的鉴别诊断与疗效分析有重要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与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有( )。输血后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有特异的图形特征
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 多发性骨髓瘤由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表现是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在于( )出血倾向#
感染#
肾功能损害#
骨质破坏
血钙增高前者酸溶血试验阴性
前者蛇毒溶血试验阳性#
前者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
前者蔗糖
- POEMS综合征是指哪几种症状同时发生关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发性神经病变#
器官肿大#
内分泌病#
皮肤改变#
单株免疫球蛋白血症#东南亚为高发区之一#
我国北方多见
出现靶形红细胞,嗜碱
- 造血干细胞的特征是 ( )自我更新#
定向分化
对称分裂
多向分化#
不均一性#
- 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见红细胞增多,可能是环状染色体
等臂染色体
多倍体#
非整倍体#
嵌合体#前列腺结核#
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混入精囊液
前列腺恶性肿瘤#在排除按摩出血后,前列腺液显微镜
- 下列哪种核型的AML对治疗反应良好,缓解期较长可出现BCR/ABL融合基因的疾病有癌基因活化的途径包括t(15;17)#
t(4;11)
t(9;22)
t(8;21)#
t(8;1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DS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
-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阳性见于诊断溶血性疾病的必需条件是(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为骨髓涂片染色后首先进行低倍镜观察,观察内容包括PK酶缺乏
HbH病#
HbS病
- 分子诊断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包括( )。棒状小体(Weibel-Palade小体)是下列哪些物质产生的场所 ( )胰岛细胞产生的主要内分泌激素是亲子鉴定#
个人识别#
性别鉴定与Y基因检测#
线粒体DNA分析#
指纹鉴定Vwf#
t
- 低倍镜观察骨髓象,下列哪些说法正确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中常可见临床上将戈谢病分哪几型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WHO,2008),正确的是观察涂片染色情况#
对巨核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判断分裂象细胞的多少
- 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查的试验是以下促进DIC发生的因素包括( )。冷溶血试验#
G-6-PD测定
血红蛋白电泳
抗人球蛋白试验#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抑制#
纤溶系统活性增强
高凝状态#
缺氧#
酸中
- 关于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哪些贫血属于小细胞性贫血 (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铁蛋白的水平#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转铁蛋白的水平
总铁结合力与血清铁蛋白成正比关系#
总铁
- 小血管损伤后,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以下哪些实验室检查用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受损小血管收缩#
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
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
血管壁修复、伤口愈合
以上都对红细胞
-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叙述正确的是完全缓解三年左右,骨髓瘤细胞可急速扩增,病情恶化#
可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可转化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可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可逐渐出现骨髓衰竭#
- 下列哪些试验对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具有诊断价值 (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法有关于细胞凋亡检测,错误的是热变性试验#
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
肽链分析试验#
酸溶血试验
异丙醇试验#细胞增殖法#
免疫印迹法
细胞病变抑
- 下列不符合再障临床检验的是( )。G-6-PD酶缺陷症可见于以下哪些类型 ( )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正确的是血清铁增高
贫血为小细胞性#
细胞内、外铁减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血清可溶性转
- 下列哪些指标能反映纤溶亢进下列哪些疾病APTT延长 ( )ELT#
PLG#
PCT
STGT
D-Dimer#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Ⅻ缺乏#
因子Ⅶ缺乏
因子Ⅷ缺乏#
因子Ⅸ缺乏#
-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描述正确的是血小板计数常用的方法有慢淋绝大多数为T细胞性
为一种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增生#
本病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较突出的体征#
出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 在凝血过程中,作为辅因子参与凝血的因子是 ( )因子Ⅻ
TF#
因子Ⅴ#
因子Ⅷ#
因子Ⅶ
- 血细胞分化是指下列哪种核型的AML对治疗反应良好,缓解期较长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包括( )。分化过程是可逆的
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
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
血细胞失
- 血小板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是 ( )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有了解体内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状态#
有利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病的诊断#
MDS和血小板减少症可有小血小板增多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可见巨大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