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于溶血性贫血的疾病有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 ( )地中海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纤维化易位
嵌合体#
随体#
多倍体#
脆性位点
- 具有下列哪些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较差t(8;21)(q22;22)
t(9;22)(q34;q11)#
inv(16)(p13.1;q22)
t(15;17)(q22;q12)
t/del(11)(q23)#
- 关于IL-6与骨髓瘤细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些疾病可表现出PAdT增高 ( )IL-6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
IL-6抑制骨髓瘤细胞增生
IL-6促进骨髓瘤细胞增生#
IL-6抑制骨髓瘤细胞凋亡#
IL-6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因
- 关于血液黏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细胞凋亡检测,错误的是红细胞比积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平均红细胞体积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强,血液黏度越大
白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度增高#
血小板数量增加,血液黏度
- 过敏性紫癜可伴有的临床症状为下列哪项符合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下列哪些情况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被诊断为进入急变期 ( )皮肤紫癜#
心血管症状
脑功能紊乱
关节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PFA是血小板诱聚剂
- 外周血涂片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对下列哪些疾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促凝物质纤溶酶原(PLG)是 ( )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巨幼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
- 下述表现属于血管外溶血的是 ( )脾肿大#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网织红细胞增高#
遗传性多见#
常见红细胞形态改变#
-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NAS-DCE染色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S-D萘酚酯酶又称为"粒细胞酯酶"#
个别单核系细胞呈弱阳性#
主要用于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
粒系细胞均呈阳性
临床上一般采用偶氮偶联法#
- 胚胎期参与造血的器官有急性再障骨髓象检查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非造血细胞是指 ( )骨髓#
肝脏#
胸腺#
脾脏#
淋巴结#淋巴细胞#
粒细胞
巨核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 关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描述哪些组合是正确 ( )东南亚为高发区之一#
我国北方多见
出现靶形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遗传性珠蛋白基因缺失#
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降低#失血性贫血--
-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血栓形成的物质包括(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内皮素#
血小板活化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 血管性血友病各分型中,由vWF合成缺陷所致的是( )。棒状小体(Weibel-Palade小体)是下列哪些物质产生的场所 ( )1型#
2A型
2B型
2N型
3型#Vwf#
t-PA#
proteinc
AT
肌球蛋白
- 关于浆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属于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的贫血是 ( )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外周血浆细胞增多#
骨髓浆细胞明显增生#
尿中可检出凝溶蛋白#
可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
-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下列哪些项目检测 ( )下列哪些疾病Coombs试验可为阳性 ( )细胞分选#
血小板病诊断#
白血病免疫分型#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造血干/祖细胞计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再
- 血管间质细胞的功能 ( )收缩功能#
调节毛细血管生长#
促进平滑肌细胞分化#
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促进淋巴细胞分化
- 下列哪些符合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 )PNH可并发 ( )骨髓穿刺细胞检查发生“干抽”的病例常见于( )。儿童多见,无遗传因素#
与病毒感染有关#
引起本病的抗体为D-L冷抗体#
冷热溶血试验阳性#
Coombs试验阳性
- 哪些贫血属于小细胞性贫血 (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全血细胞减少可见于( )脾功能亢进#
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眠性血红蛋白尿#
恶性组织细胞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造血微环境包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理生理特点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的凝血因子有( )。网状细胞#
骨髓微血管系统#
基质细胞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造血细胞
造血岛血小板聚集#
病理性凝血酶生成#
纤维蛋白
- 下列哪些疾病属于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反映肝病时病理性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包括(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无力症#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ITP
MDS继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 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下列哪些试验可用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诊断缺失#
随体
倒位#
插入#
嵌合体酸溶血试验
异丙醇试验#
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
热溶血试验
热变性试验#
- B细胞特异性抗原有 ( )增生性贫血包括 ( )CD21#
CD77#
CD19#
CD20#
CD22#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病#
失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 属于高黏滞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是AML患者可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有 ( )眼花、耳鸣#
头昏、眩晕#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手指麻木#
意识障碍#inv(16)#
t(8;21)#
t(9;22)#
t(8;14)
t(15;17)#
- 诊断溶血性疾病的必需条件是( )。用于筛查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方法有( )。网织红细胞增多#
Ham试验阳性
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
贫血
Coombs试验阳性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 关于IL-6与骨髓瘤细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二期止血缺陷筛选试验主要观察( )。IL-6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
IL-6抑制骨髓瘤细胞增生
IL-6促进骨髓瘤细胞增生#
IL-6抑制骨髓瘤细胞凋亡#
IL-6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因
- 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验有( )异丙醇试验#
胎儿血红蛋白测定#
HbH包涵体生成试验#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红细胞镰变试验#
-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有 ( )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包括体内铁的贮存量减少时,吸收量增加#
维生素C等药物#
食物组成#
胃酸、胆汁的影响#
肠道寄生虫病#骨髓损伤#
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需求增加,消耗加速#
家族或遗传因素
- 嗜铬细胞瘤好发于肾上腺髓质,患者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其常用的诊断指标是( )。未衰老的红细胞过早破坏可能与下列哪些机制有关( )。PNH可并发 ( )皮质醇
肾上腺素#
VMA#
ACTH
去甲肾上腺素#红细胞内血红
- 骨髓病性贫血可继发于关于溶血性贫血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主要原因是 ( )肿瘤骨转移#
骨髓纤维化#
骨髓有破坏性抗体
骨髓红系成熟障碍
EPO生成减少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
- 关于浆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些疾病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除外 ( )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外周血浆细胞增多#
骨髓浆细胞明显增生#
尿中可检出凝溶蛋白#
可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缺铁性贫血
- 多发性骨髓瘤骨骼受累的临床表现有可出现BCR/ABL融合基因的疾病有骨硬化
早期可无骨骼X线所见#
溶骨性损害#
骨质疏松#
病理性骨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DS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红白血病
-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是 ( )收缩反应#
激活血小板#
激活内源凝血系统#
抗止血作用
释放t-PA
- 骨髓穿刺发生“干抽”常见于对于溶血空斑形成试验,叙述正确的是骨髓纤维化#
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转移癌#反映B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
直接法阳性所示的细胞为IgA生成细胞
间接法借助羊红细胞表面
-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骨髓象不同而血象相似的疾病是是一种白血病组织在造血组织中无限增殖所致的恶性血液病#
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见于中老年人
其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很少
- 血管内皮主要的作用是 ( )止血#
抗血小板
抗血栓#
促纤溶#
释放凝血因子#
- 与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相符的是 ( )正细胞正色素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增加#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
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
- 下列与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有( )。下列有些疾病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除外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妊娠#
手术#
FⅧ缺乏
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
G-6-PD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先天性球形红细
- 现代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同时给出MCV、MCH、MCHC以及RDW,按血液循环中成熟红细胞的大小与形态分类,可以将贫血分为不同的类型,其分类依据有( )。关于血液凝固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红细胞大小分类#
根据
- 在血管损伤后,可活化凝血途径的因素包括( )。血管收缩
5-羟色胺释放
儿茶酚胺释放
内皮下组分暴露#
组织因子释放#
- 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有属于血小板α颗粒的内容物有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PNH
冷凝集素综合征#
新生儿溶血症#
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Fg#
ADP
因子Ⅴ#
ATP
5-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