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睑内翻,倒睫最常见于( )上睑下垂
淋球菌性结膜炎
沙眼#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春季角结膜炎沙眼晚期并发症可有睑内翻、倒睫、上睑下垂、角膜浑浊等。
- 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列出来的一种程序化的小组讨论过程是深入访谈
专题小组讨论
选题小组讨论#
参与性观察
案例调查
- 因为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才叫传染。应复习传染的概念;②选答"D","微生物媒介与宿主"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③选答"E",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要点
- 肌肉的收缩形式有(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下列不能按劣药论处的药品是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
最大收缩
等速收缩#超过有效期的
被污染的#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未标明
- 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可以互相补充的
互不相干
可以割裂的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医德活
- 被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哪种致病因素关系最大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活力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过程中病原体致病因素作用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制
- 败血症、脓血症的治疗原则是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及早控制原发感染灶#
早期应用大剂量有效的抗生素#
提高全身抵抗力#
增加全身营养,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对症处理#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闭门思过,修身养性的过程
- 男,10岁,右耳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用波氏球菌鼓管吹张法,症状无改善,清除中耳积液的首选方法是鼓膜切开术
鼓膜穿刺术#
鼓室置管术
腺样体切除术
上述都不是
- 下列哪个不是临床预防的特征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以笫二类精神药品为原料生产普通药品,应当将年度需求计划报哪个部门以临床医务工作者为主体
仅以全科医生为主体#
主要针对慢性病个体化预防
强调社会、家庭、病人共同参
- 提供与某个特定的人、家庭或事件(如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的经历有关的深入的定性资料是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病历保存年限分别是深入访谈
专题小组讨论
选题小组讨论
参与性观察
- 属于肌张力痉挛的特征的是( )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慰剂和双盲法被动运动时引发伸张反射#
对被动运动产生抵抗#
肌张力平衡破坏#
可动范围减少,主动运动减弱或消失#是人体试验的重要方法#
是对病人的一种欺骗
- Duvall关于家庭生活周期的划分方法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分为4个阶段
分为5个阶段
分为6个阶段
分为7个阶段
分为8个阶段#出疹后3天
出疹后5天
出疹后10天#
出疹后15天
肺炎痊愈一般麻疹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
- 有关慢性盆腔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子宫内膜炎症少见#
病变主要有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
常有腰酸、下腹痛#
宫旁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进口药品#
医疗
-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变时出现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是相应节段支配肌的中枢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支配区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支配区肌的周围性瘫痪,有感觉障碍
相应节段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
- 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根据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的机构是CHOP
DA#
苯丁酸氮芥
MOPP
羟基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 高血压并发稳定型心绞痛的降压治疗的最佳方案是月经规律妇女常用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以上都不是
β受体阻滞剂合短效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合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合长效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合ACEI自末次月经干净之日
自
- 关于社区结构要素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青少年阶段全科医生关注的重点相对不固定的人群#
一定地域范围
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
特定的文化背景
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要善于与青少年沟通#
要为其父母提供有关青少年心理特
- 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下列哪些病原体引起苯丙酮尿症杂合体在人群中的比例为冠状病毒
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1:10000
1:100000
1:1000
1:500
1:50#
- 张力性气胸是指( )胸腔抽气后压力不再上升
肺萎陷轻
纵隔移位明显#
胸腔压力常呈正压#
常需采用胸腔闭式引流#
- 自发性气胸、肺梗死引起的胸痛为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按假药论处的下列药品中不包括患侧胸痛剧烈
胸痛为刺痛或钝痛
胸痛为胸骨后闷痛或钻痛
胸痛呈压榨样痛,伴有窒息感
胸痛呈阵发性灼痛或刺痛#变质的
被污染的
所
- 真皮内含有以下组织下列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的是血管#
淋巴管#
神经#
肌肉#
皮肤附属器#鼠疫
流行性感冒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黑热病
霍乱传染病分类(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
- 下列各项中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常见的误诊、漏诊的原因包括下面哪几种抗毒素#
类毒素
灭活疫苗
丙种球蛋白#
特异性丙种球蛋白#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观察不细致或检验结果误差#
先人为主、主观臆断#
医学知识不
- 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常用模式是病人
健康人
"患者"
病人和无症状的"患者"
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主动-被动型
相互协作型
指导-合作型#
指导-参考型
共同参与型临床预防服务通过在临床场所
- 康复医学的作用途径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促进功能恢复#
发展功能代尝#
进行功能替代#
促进患者回归社会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由于医务
- 属于鼻咽癌临床表现的是突发性聋的病因包括鼻塞#
涕中带血#
听力下降#
颈淋巴结肿大#
头痛#病毒感染#
急性血管阻塞#
窗膜破裂#
细菌感染
内淋巴积水
- 不属于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的是谁应该是孩子的父母
影响后代的健康成长
导致人类伦理关系的混乱
影响人类基因的纯洁性#
商品化问题
- 筛检与个案发现的主要区别是男,10岁,右耳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用波氏球菌鼓管吹张法,症状无改善,清除中耳积液的首选方法是是否早期发现疾病
检查的对象是就诊病人还是目标人群#
是否早期诊断疾病
能否为研究疾病提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规则与《执业医师法》规定的医师执业规则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下列各项只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有规定的是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
- 女性的肺癌大多是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腺癌#
鳞状细胞癌
印戒细胞癌
黏液腺癌
小细胞未分化癌1949年《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
1964年世界医学会
- 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母婴保健法》所指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不包括病人
健康人
"患者"
病人和无症状的"患者"
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母婴保健指导
孕妇、产妇保健
胎儿保健
胎儿性别鉴定#
新生儿保健临床预防服务通过
- 对于产前检查哪项恰当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常用模式是早孕检查1次,16~32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32周起每周检查1次
早孕检查1次,16~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36周起每周检查1次
16~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36周起每周
- 婴幼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表现是下列关于药品剂量与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阵发性咳嗽
喘息反复发作
犬声样咳嗽
喘憋明显
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中药饮片以袋为单位
片剂以袋为单位
胶囊剂
- 有关咯血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做法中不违背医学伦理学无伤害(不伤害)原则的是咯血伴发热可见于肺结核#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
咯血伴胸痛可见于肺梗死#
咯血伴咳嗽可见于支原体肺炎#
咯血伴黄疸须注意大叶性肺
- 下列淋巴结中,属第Ⅵ区淋巴结的是: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颏下淋巴结#
甲状腺淋巴结
气管前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
耳后淋巴结16周岁至40周岁
18周岁至28周岁
18周岁至45周岁
18周岁至55周岁#
18周岁至60周岁
- 男性,38岁,从车上摔下骨盆骨折,不能排尿8小时。查体:抬入病室,BP110/70mmHg,P90次/分,直肠指检可触及浮动的前列腺,直肠前壁触及痛,正确的是膀胱造瘘术
尿道会师术
输血补液下探查尿道缝合或会师术#
急行尿道修补术
- 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期内血压重度升高,并伴有心、脑、肾及眼底的严重功能障碍,其舒张压和(或)收缩压为>130mmHg;不变
≥100mmHg;≥180mmHg
>130mmHg;>200mmHg#
不变;>200mmHg
以上均不准确
-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应用地卡因麻醉时应注意:麻疹
白喉
百日咳
甲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总量应控制在60mg以下#
喷雾时第一次剂量应少而且要观察10min,无不良反应可继续#
喷雾时将药液咽下可增强
- 对于产前检查哪项恰当早孕检查1次,16~32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32周起每周检查1次
早孕检查1次,16~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36周起每周检查1次
16~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36周起每周检查1次
早孕检查1次,20~36周期间每4
- 下列做法中不违背医学伦理学无伤害(不伤害)原则的是人体试验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手术同意书#
发生故意伤害
造成本可避免的残疾
造成本可避免的病人自杀
造成本可避免的人格伤害只要医学研究需要就可
- 缺血缺氧期导致微血管发生强烈痉挛的有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以下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除了儿茶酚胺#
血栓素#
血小板活化因子#
缓激肽
白三烯#在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