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2024年考前点睛模拟考试150,更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1. [多选题]采取下列( )形式和学时计算方法可以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学时累计的依据。
A. 参加登记管理办公室举办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B. 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命题或审题工作,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36学时
C. 参加登记管理办公室认可的其他培训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D. 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有统一书号(ISBN)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章节在5万字以上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48学时
E. 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或在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国外期刊上,作为第二作者发表过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论文两篇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16学时
2. [多选题]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 )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
A. 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码头
B. 河流、湖泊
C. 工业区
D. 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E. 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3. [单选题]2000年建成的某包装印刷厂使用有机溶剂,其非甲烷总烃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排气筒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则该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应执行的标准是( )。
A. ≤8kg/h
B. ≤6.4kg/h
C. ≤5kg/h
D. ≤3.2kg/h
4.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 改、扩建项目应针对现有工程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加剧
B. 应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重点突出地面水水质安全的原则确定
C. 列表给出初步估算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投资概算,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D. 提出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方案以及定期信息公开
5. [多选题]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 )。
A. 分析厂区的区位优势的合理性
B. 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C. 根据气象、水文等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D. 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6. [多选题]下列清洁生产指标中,哪些指标必须定量?( )
A.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B.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C. 产品指标
D. 污染物产生指标
E.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7. [多选题]《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是( )。
A. 空间开发格局清晰
B. 空间结构得到优化
C. 空间利用效率提高
D.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E.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8. [单选题]生态影响影响评价( )项目要进行替代方案比较。
A. 1级以上
B. 2级
C. 3级
D. 3级以下
9. [单选题]对于稳态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
A. 等效A声级
B. A声级
C. 声功率级
D. A计权声功率级
10.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优先设计、优先施工、优先投入使用
B.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C.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产生污染的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D.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纳入公用配套工程进行设计、施工,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11. [单选题]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
A. 甲硫醚
B. 甲醇
C. 硝基苯
D. 苯胺
12.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预测时地面水体简化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小河可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B. 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C.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小时,可简化为平直河流
D. 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时,位于混合过程段的江心洲可按无江心洲对待
13. [单选题]将污染影响程度和植被或动物分布叠置成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分布图,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 )。
A. 生态机理分析法
B. 图形叠置法
C. 质量指标法
D. 生产力评价法
14. [单选题]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 )、预测评价及报告编写阶段。
A. 工程调查
B. 工程分析阶段
C. 工程环境分析方法
D. 环境特征分析
15. [单选题]边界噪声评价量在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时,需对改扩建建设项目以( )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A. 工程噪声贡献值
B. 噪声强度
C. 噪声性质
D. 噪声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