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建筑工程2023年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高效提分每日一练(11.25),更多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的每日一练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1. [多选题]施工控制网分为( )控制网。
A. 平面
B. 高程
C. 位移
D. 变形
E. 沉降
2. [单选题]当喷浆层较厚时,应分层喷射,每次喷射厚度应根据喷射条件而定,侧喷为( )mm。
A. 10~20
B. 20~30
C. 30~40
D. 50~60
3. [多选题]地下工程开挖方法主要采用( )等。
A. 钻孔爆破方法
B. 掘进机开挖法
C. 盾构法
D. 顶管法
E. 人工开挖法
4. [多选题]施工单位应根据审查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经( )审核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A. 专家组组长
B. 项目法人单位负责人
C. 总监理工程师
D.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E. 施工项目负责人
5. [单选题]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是( )。
A. 用于简易计税法计税的项目
B.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C. 施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
D. 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6. [单选题]关于施工成本及其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施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支出
B. 施工成本考核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
C.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工期和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D. 施工成本核算是通过实际成本与计划的对比,评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7. [多选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u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的构成包括(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体系程序
C. 质量目标
D. 质量计划
E. 质量记录
8. [单选题]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7
B. 15
C. 30
D. 60
9. [单选题]由于承包人原因,导致合同工程发生误期,则( )。
A. 承包人只需支付误期赔偿费
B. 承包人支付误期赔偿费还应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
C. 承包人只需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
D. 承包人和发包人共同承担损失
10. [多选题]按照编制程序和用途,建设工程定额包括五种类型,它们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有( )。
A.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
B. 投资估算指标只确定单项工程建设所需费用的标准
C. 概算指标是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D. 在这些定额中只有施工定额是企业性质的定额
E. 概算定额是以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编制的
11. [多选题]建设(监理)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中应有( )。
A. 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B. 相应的质量检查机构
C. 健全的管理制度
D. 具备与工程相适应的质量检验、测试仪器设备
E. 专项质量管理经费
12. [单选题]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水库大坝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 )年内进行。
A. 1
B. 3
C. 5
D. 10
13. [多选题]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关于施工项目经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承包人接到发包人更换项目经理的书面通知后,应在14天内向发包人提出书面改进报告
B. 项目经理因特殊情况授权下属履行其职责时,必须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人及发包人
C. 承包人未经发包人书面同意,不能擅自更换项目经理
D. 承包人应在通用合同条款中明确项目经理的姓名.职称.注册执业证书编号等事项
E. 承包人应向发包人提交与项目经理的劳动合同以及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有效证明
14. [单选题]某工程因施工需要,需取得出入施工场地的临时道路的通行权,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该通行权应当由( )。
A. 承包人负责办理,并承担有关费用
B. 承包人负责办理,发包人承担有关费用
C. 发包人负责办理,并承担有关费用
D. 发包人负责办理,承包人承担有关费用
15. [单选题]关于垫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垫资的法律性质是工程欠款
B. 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垫资行为
C. 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未作约定的,法院不予支持利息
D. 当事人约定垫资利息的,其利率最高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
16. [单选题]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价款为1亿元。施工成本0.9亿元,按发包人核算造价为0.95亿元,按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造价信息计算为1.1亿元。后该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则该施工企业能获得人民法院支持的最高结算价款为( )亿元。
A. 0.9
B. 0.95
C. 1
D.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