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患者女,34岁,3月余前出现右侧牙痛,于当地给予拔牙处理,并行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8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城市居民(urban residents)、重要作用(an important role)、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主要原因(main cause)、头颈部(head and neck)、精原细胞瘤(seminoma)、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s)、持续增长(sustainable growth)、密切相关(closely related)、染色体稳定性(chromosome stability)

  • [填空题]患者女,34岁,3月余前出现右侧牙痛,于当地给予拔牙处理,并行抗炎治疗,疼痛症状无明显减轻,且出现右侧颊部较对侧增高,压痛,无鼻塞、血涕,无头痛、头晕,无突眼、视物模糊,无咳嗽、咳痰,无声音嘶哑等不适。于当地医院行CT显示右上颌窦内肿物,行穿刺活检术确诊为右上颌窦高-中分化鳞癌。行MRI示:"右侧上颌窦内见一团块状肿物,大小约43mm×49mm×43mm,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病变向内突入鼻腔,累及右侧中、下鼻甲及硬腭,向前外方突破上颌窦前外壁累及上颌骨颧突及面部皮下软组织,向后累及颞下窝、窦后脂肪间隙、翼腭窝、翼突、翼内肌前方附着点受累,向下累及上颌骨牙槽突,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 (提示 患者未采用术前放射治疗,于全麻下行"右上颌骨切除+游离胫后动脉踝内支皮瓣+颈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右上颌骨及肿物鳞状细胞癌,中分化,肿瘤大小约5cm×5cm×3.5cm,肿物侵及内侧壁鼻黏膜下固有层,侵及上颌窦下壁骨质,靠近窦上壁切缘可见肿瘤细胞,余切缘未见肿瘤累及。(眶下组织)(翼突)(颞肌间隙)送检组织内可见肿瘤累及;(颧骨旁组织)(筛窦组织)(翼腭窝组织)送检组织,未见肿瘤;(颌下淋巴结)涎腺组织,伴6枚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患者一般情况可,KPS 90分。)关于上颌窦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精原细胞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 )
  • A. 局部侵犯
    B. 血行转移
    C. 淋巴道转移
    D. 种植转移
    E. 其他

  • [多选题]端粒酶与肿瘤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losely related),其功能是 ( )
  • A. 使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逐步缩短
    B. 维持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具有抗凋亡作用
    C. 复制合成端粒的序列
    D. 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
    E. 加速葡萄糖的合成

  • [多选题]关于3次死因回顾调查,叙述错误的有
  • A. 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第1次死因调查,属于抽样调查
    B. 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第2次死因调查,属于全民调查
    C. 21世纪初开展了第3次死因调查,属抽样调查
    D. 第3次调查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首位死因,农村的第2位死因
    E. 第3次调查显示:癌症死亡率呈持续增长(sustainable growth)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0v8o7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布丁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