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卫生管理(副高)试题试卷(4E),更多卫生管理(副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布丁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
A. 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 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 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 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 “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疾病的特点( )
A. 个人卫生习惯(personal hygienic habits)不良者发病率高
B. 发病率存在职业差别
C. 卫生条件(sanitary conditions)差的地区发病较多
D. 一般呈散发
E. 存在家庭聚集性
3. [单选题]乙型肝炎发病的时间分布是( )
A. 春季高峰
B. 冬春高峰
C. 夏季高峰
D. 夏秋高峰
E. 无季节高峰
4. [单选题]痢疾杆菌按国际分类法可分为几个群( )
A. 2个群
B. 3个群
C. 4个群
D. 5个群
E. 6个群
5. [单选题]流行过程是( )
A. 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所构成
B.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地区
C. 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D.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6. [单选题]下列指标中,衡量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是( )
A. 归因危险度
B. 病因分值
C. 人群特异危险度
D. 特异危险度
E. 相对危险度
7. [单选题]疾病的病死率是( )
A. 该病病人的死亡百分比
B. 该病死亡率
C. 该病死亡专率
D. 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E. 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构成比
8. [单选题]按照观察法研究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和充当的角色,可以将观察分为
A. 实验观察和实地观察
B. 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
C. 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
D. 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E. 自然观察和非自然观察
9. [单选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具有
A. 文化依赖性
B. 经济依赖性
C. 客观独立性
D. 自然性
E. 社会性
10. [单选题]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入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属于( )
A. 社会诊断
B. 流行病学诊断
C. 行为诊断
D. 环境诊断
E. 教育诊断
11. [单选题]向目标人群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是希望改变影响行为的( )
A. 倾向因素
B. 促成因素
C. 强化因素
D. 环境因素
E. 以上都不正确
12. [单选题]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t=1.20,α=0.05时统计推断结论为( )
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B.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C.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D.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E. 未给出自由度,无法进行统计推断
13. [单选题]对总例数为N的k个处理组的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其组间的自由度为
A. N-1
B. N-2
C. k-1
D. k-2
E. N-k
14. [单选题]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的是( )
A. 十五别络
B. 浮络
C. 孙络
D. 正经
E. 奇经
15. [多选题]望舌质时应注意观察( )
A. 舌色
B. 舌形
C. 舌态
D. 舌下络脉
E. 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