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2024年疼痛学(中级)[代码:358]试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03.08),更多疼痛学(中级)[代码:358]的答案解析请访问布丁学网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是( )。
A. 乙酰胆碱
B. 缓激肽
C. 组织胺
D. β内啡肽
E. 钾离子
2. [单选题]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on_steroidal anti_inflammatory drugs)按作用机制可以分为( )。
A.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COX-1抑制剂
B. COX-1抑制剂和COX-2抑制剂
C. C0X-2抑制剂和COX-2兴奋剂
D. COX抑制剂和COX兴奋剂
E.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
3. [单选题]关于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儿童可见牙龈增生、佝偻病
B. 头痛、头晕、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C. 过敏反应
D. 骨髓抑斜作用,应定期监测血常规
E. 有肝酶诱导作用,可增强皮质激素、洋地黄、雌激素、三环抗抑郁药药效
4.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近一年来活动后气急。今因感冒咳嗽加剧并烦躁不安,头痛头晕,明显发绀就诊。查体:体温38.5℃,双肺可阔及干湿性啰音,叩诊过清音,呼吸音低。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是因为( )。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感染
C. 二氧化碳潴留
D. 缺氧
E. 肝性脑病
5.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
A. CT
B. MRI
C. 类风湿性因子
D. 血沉
E. 血尿酸
6. [单选题]下述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正确?( )
A. 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病变轻、预后好。患者多有腰部带状疱疹史
B. 先有疲劳、体重减轻、肌肉关节隐痛、感冒、感染、外伤、药物过敏等表现。首发症状多为一侧或多个肢体无力麻木;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失明、复视,痉挛性或共济失调性下肢瘫,Lhermitte征
C. 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光、头痛、肌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神经系统检查可见颈项强直和Kernig征
D. 前驱期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急性起病,神经症状为偏盲、偏瘫、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多动、脑膜刺激征,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
E. 急性起病,病前有发热,全身不适。首发症状为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麻木无力,病变部位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继而完全横贯性损害
7. [单选题]下述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上升性脊髓炎:脊髓受累节段呈上升性,起病急,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或延髓支配的肌群,出现吞咽困难、发音不清、呼吸肌瘫痪,甚至死亡
B. 任何年龄发病,病前数天或1~2周有发热、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过劳及外伤等诱因
C. 由外伤和脊髓血管畸形引起,起病急,出现剧烈背痛、截瘫和括约肌功能障碍,CT、DSA可发现
D. 急性起病,2~3天发展至完全性截瘫。首发症状为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麻木无力,病变部位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继而完全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
E. 脱髓鞘性脊髓炎:临床进展缓慢,1~3周或更长的时间。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麻木感从骶段向足部或股前部扩展,并伴该部无力及下肢瘫痪
8. [单选题]下述脊髓压迫症与非压迫性病变的区别(鉴别诊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脊髓空洞症:病变多位于下颈段和上胸段,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分离性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皮肤营养改变明显
B. 急性上升性脊髓炎:病前有发热、全身不适,起病急,呈横贯性脊髓损伤
C. 脊髓蛛网膜炎:继发于非特异性炎症,结核或梅毒脑脊髓膜炎造成蛛网膜粘连,症状时轻时重,病损不对称,感觉障碍多为根性、节段性分布
D. 脊髓蛛网膜炎:继发于非特异性炎症,多个椎间盘病变、椎管内多次注药造成蛛网膜粘连,症状时轻时重,病损不对称,感觉障碍为根性、节段性分布
E. 脊髓空洞症:继发于非特异性炎症
9. [单选题]分离性感觉障碍最易出现于( )。
A. 周围神经病变
B. 脊神经节病变
C. 脊髓前角病变
D. 脊髓中央病变
E. 脊髓横贯性损害
10. [单选题]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是( )。
A. 肘关节结核
B. 髋关节结核
C. 脊柱结核
D. 膝关节结核
E. 肩关节结核
11.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因右桡骨骨折手术行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后,出现声音嘶哑、失音。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
A. Horner综合征
B. 喉返神经阻滞
C. 膈神经阻滞
D. 全脊髓麻醉
E. 局麻药中毒
12. [单选题]下列是心力衰竭代偿机制,除了
A. Frank-Starling机制
B. 心肌肥厚
C. 心脏扩大
D. 神经内分泌激活
E. 血色素增高
13. [单选题]枕大神经阻滞术的穿刺点定位是( )。
A. 乳突与枕外隆突连线中点下方2cm
B. 乳突与枕外隆突连线中上1/3
C. 乳突与枕外隆突连线中下1/3
D. 乳突与枕外隆突连线中点
E. 乳突与枕外隆突连线中点上方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