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物质生产(material production)、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政府职能(government function)、重大意义(great significance)、建筑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技术手段(technical means)、中心思想(central idea)、社会物质生活(social material life)、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
[单选题]:民法规定,一项允诺可以通过明示或方法作出。所谓明示是行为人直接将自定的意思表示于外的允诺方法,包括口头和书面明示。下列不属于明示范畴的是: ( )。
A. 用户以通话形式申请提供服务
B. 用户到营业厅办理信用卡手续
C. 开车到收费停车场停车
D. 授权朋友办理服务申请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如果捐款者有10000人,那么月收人介于300-1200元的低中收入者有( )人。
A. 5150
B. 6150
C. 4020
D. 2110
[单选题]:如果收入较低的50%人的总收入为200亿元,那么收入较高的5%的人的总收入约为( )
A. 250亿元
B. 200亿元
C. 150亿元
D. 100亿元
[单选题]: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的镜内的像的大小:(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先变小再变大
D. 不变
[单选题]:空间探索自开始以来一直受到指责,但我们已经成功地通过卫星进行远程通信、预报天气、开采石油。空间探索项目还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新能源和新化学元素,而那些化学元素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空间探索( )。
A. 利弊并存
B. 可治绝症
C. 很有争议
D. 意义重大
[单选题]: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性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垒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成、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social material life)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
A. 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结果
B. 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成就突出,其形式、风格的演变,常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social material life)和精神生活的见证
C. 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而对其具体观照会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
D. 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涵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多选题]影响和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有( )。
A. 经济体制的查革
B. 管理手段的创新
C.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D. 行政文化的制约
[单选题]播种:收获( )
A. 撒网:捕鱼
B. 贫穷:饥饿
C. 春天:秋天
D. 生病:住院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69xp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