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张仲景、大肠经(large intestine meridian)、温经散寒(expelling pathogenic cold from channel)、调补气血、足厥阴肝经、古代医学家、足太阴脾经、祛风胜湿药、足少阴肾经、俞募配穴法
[填空题]吴某,男,32岁。患者因劳动时淋雨,当晚头身疼痛,恶寒发热无汗,次日延医就诊。体温38.8℃,脉浮数,舌苔薄白,二便如常,不呕不渴。医用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等祛风胜湿药。服1剂后,汗出甚多,身寒怕冷,小便短涩,舌苔白润,脉象细微。
其治法是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气分证涉及的病变部位有( )
A. 肺
B. 脾胃
C. 膜原
D. 肠
E. 胸膈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与"三焦"功能相关的是
A. 受盛之官
B. 传导之官
C. 决渎之官
D. 州都之官
E. 相傅之官
[单选题]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药物是:( )
A. 丹参
B. 牛膝
C. 苏木
D. 姜黄
E. 虎杖
[单选题]创立外感热病六经辨证治疗的古代医学家是
A. 王叔和
B. 张仲景
C. 孙思邈
D. 皇甫谧
E. 李东垣
[单选题]在面部发生左右交叉的经脉是( )
A. 胃经
B. 大肠经
C. 小肠经
D. 三焦经
E. 膀胱经
[单选题]脾胃虚弱妊娠呕吐症,可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
A. 内关、太冲
B. 百会、足三里
C. 天枢、三阴交
D. 脾俞、胃俞
E. 中脘、阳陵泉
[单选题]患者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主穴外,应配用的腧穴是( )
A. 大椎、太冲
B. 中脘、气海
C. 曲池、内庭
D. 内关、中脘
E. 脾俞、足三里
[单选题]患者女,36岁。经期延后,月经色淡而质稀,量少,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针灸取穴的治则是
A. 补益肝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之穴
B. 补益脾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之穴
C.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督脉之穴
D. 温经散寒,养血调经,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之穴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多选题]治疗高热汗出,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洪数者,宜选用的腧穴是
A. 膈俞、血海
B. 曲泽、神门
C. 大椎、曲池
D. 内庭、支沟
E. 合谷、外关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6e75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