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生物转化、消泡剂(defoamer)、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action)、呼吸困难(dyspnea)、胸膜炎(pleurisy)、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分散系统(dispersion system)、饱和溶液(saturated solution)、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多选题]人类结核病主要是由人型结核菌引起的,结核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最简便的灭菌方法是
A. 阳光曝晒
B. 70%酒精
C. 煮沸
D. 直接焚毁带有病菌的痰纸
E. 来苏溶液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物质是
A. 抗菌谱
B. 抗生素
C. 抗菌药
D. 杀菌药
E. 抑菌药
[多选题]复方碘口服溶液是一种液体制剂,其处方为:碘50g,碘化钾100g,水适量制成。1000ml其制法:取碘与碘化钾,加水100ml溶解后,再加适量的水使成1000ml,即得。提示:液体制剂可按分散系统(dispersion system)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下列哪些是非均相液体制剂A、乳剂
A. 混悬剂
B. 低分子溶液剂
C. 高分子溶液剂
D. 溶胶剂
E. 水
F. 乙醇
G. 丙二醇
H. 甘油
I. 二甲基亚砜
J. 脂肪油
K. 液体石腊
L. 乙酸乙酯
M. 复方碘口服溶液中的碘化钾为助溶剂
N. 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O. 增溶剂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P.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Q. 碘化钾增加碘溶解度的机制是KI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I3
R. 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若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则药物溶解度小;反之,则溶解度大,即相相似相溶
S. 多晶型现象在有机药物中广泛存在,晶型不同,溶解度也不同。无定型为无结晶结构的药物,其溶解度较结晶型小
T. 对于可溶性药物,粒子大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U. 溶解过程是放热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V. 多数药物为有机弱酸、弱碱及其盐类,这些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受pH值影响不大
W. 一般向难溶性盐类饱和溶液(saturated solution)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化合物时,其溶解度降低,这是由于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的影响
X. 加入助溶剂、增溶剂,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Y. 十二烷基硫酸钠
Z. 苯扎溴铵
[多选题]有关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描述正确的是
A. 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
B. 有关导联的ST段下移
C. 心电图无变化
D. 有关导联T波倒置
E. 有关导联有异常Q波
[多选题]具有消泡剂作用的有( )
A. 司盘65
B. 司盘85
C. 辛醇
D. 硅酮
E. 豆油
[多选题]引起药物A型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有
A. 药物的药理作用
B. 药物的生物转化
C. 靶器官敏感性
D. 药物的吸收
E. 药物的治疗作用
[多选题]对片剂进行含量测定一般应取的片数是
A. 1片
B. 2片
C. 10片
D. 20片
E. 30片
[多选题]选择扩血管药治疗休克应首先
A. 纠正酸中毒
B. 改善心脏功能
C. 应用皮质激素
D. 充分扩容
E. 给予细胞保护剂
[多选题]支气管哮喘患者突然出现胸痛、气急、呼吸困难、大汗、不安。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肺炎
B. 左心衰竭
C. 自发性气胸
D. 肺栓塞
E. 胸膜炎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7dg9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