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2023年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5AE),更多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的考试试题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1. [单选题]冬期开挖路堑表层厚度在1m以上的冻土层时,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
A. 机械破冻法
B. 日光暴晒法
C. 水针开冻法
D. 爆破冻土法
2. [单选题]紧急电话系统根据传输介质可分为( )。
A. 电缆型紧急电话系统和光缆型紧急电话系统
B. 有线型紧急电话系统和无线型紧急电话系统
C. 交通专网型紧急电话系统和电信公网型紧急电话系统
D. 电缆型紧急电话系统和无线型紧急电话系统
3. [多选题]根据机械来源的不同,必须经过不同的检验和试验,一般检验的方法和步骤为( )。
A. 外部检验
B. 业主检验
C. 重载试验
D. 监理检验
E. 空运转试验
4. [单选题]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强度较高,其中确定其强度要求的指标是( )。
A. 密度
B. 回弹模量
C. 弯沉
D. CBR值
5. [单选题]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 )划分为若干个子单位工程。
A. 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
B. 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方法、专业系统及类别
C. 材料价格、施工特点、施工程序、施工段
D. 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施工段
6. [多选题]《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规定应由承包人自行承担责任的情况有( )。
A. 经监理人确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plan of project schedule)本身存在的缺陷
B. 因监理人不及时作出答复,导致承包人无法复工
C. 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检查检验,检查检验结果不合格
D. 监理人要求的对隐蔽工程的重新检验,检验结果合格
E. 由于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工程停工
7. [多选题]对合同对方索赔报告的反击和反驳,一般可以从( )几个方面进行。
A. 索赔要求(或报告)的时限性
B. 索赔事件的真实性
C. 干扰事件的责任是否归属于第三方
D. 索赔理由、索赔证据是否充分
E. 索赔计算是否正确、合理
8. [单选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这里所指的安全警示标志一般由( )制定。
A. 施工单位
B. 设计单位
C. 建设单位
D. 国家有关部门
9. [单选题]根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规定,建设单位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的,给予建设单位的行政处罚是( )。
A. 责令改正,可以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B. 责令改正,并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C. 责令改正,可以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D. 责令改正,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 [多选题]在建设工程领域,行政机关所做的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
A. 对责令停止施工的项目允许其开工建设
B. 吊销资质证书
C. 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
D. 颁发施工许可证
E. 核准企业资质等级
11. [单选题]以下关于平行作业法(paralleloperating method)主要特点的错误表达是( )。
A. 充分利用了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短
B. 不强调分工协作,此点与顺序作业法相同
C. 每天同时投入施工的劳动力,材料和机具数量较小,有利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D. 如果各工作面之间需共用某种资源时,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协调工作量大
12. [单选题]经人民法院判决,建设单位应最迟于2012年4月5日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但是届时却没有支付,由承包商请求强制执行的期限截止于( )。
A. 2013年4月5日
B. 2012年7月5日
C. 2012年10月5日
D. 2014年4月5日
13. [单选题]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投标报价
B. 投标人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前撤回了投标文件
C. 施工人员按照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合同要求进行施工
D. 承接分包工程的建筑公司将专业工程再分包
14. [单选题]发包人发生以下情形,且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承包人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是( )。
A. 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
B. 拖欠垫资利息
C. 施工现场安装摄像设备全程监控
D. 迟延交付施工场地发生停窝工损失拒绝赔付
15. [单选题]施工企业认为建设单位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为防范风险暂停了施工,后经查未发现确切证据。施工企业( )。
A. 属于正当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B. 属于正当行使不安抗辩权
C. 可以要求建设单位补偿停工损失
D. 应承担违约责任
16. [单选题]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 )的应认定为无效合同。
A. 当事人产生重大误解
B. 损害合同相对人利益
C. 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D. 损害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