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呼吸衰竭时发生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是由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9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多样性(diversity)、继发性(secondary)、诊断正确率(diagnostic accuracy)、成年人(adult)、动静脉(arteriovenous)、比例失调(disproportionality)、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结核性空洞(tuberculous cavity)

  • [单选题]呼吸衰竭时发生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是由于

  • A.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isproportionality)
    B. 弥散障碍
    C. 肺组织通气不足
    D. 动静脉分流
    E. 无效腔通气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在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多见于成年人
    B. 继发性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
    C. 容易形成空洞
    D. X线检查病灶多在锁骨上下
    E. 不包括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

  • [单选题]胸部CT对肺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正确的是
  • A. 在干酪性病灶的早期,分辨实变区肺泡实质的病灶性质
    B. 早期粟粒性肺结核较胸部X线检查敏感
    C. 对结炎,诊断正确率约为90%
    D. 在结核性空洞(tuberculous cavity)诊断时,可排除病变重叠引起的假象
    E. 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产生积液150ml,即可呈现抛物线形阴影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d8qlk4.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布丁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