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年疼痛学(中级)[代码:358]模拟练习题141,更多疼痛学(中级)[代码:358]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布丁学网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对腰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棘突宽,矢状位后伸
B. 上关节突后缘有乳突相邻两棘突间距较宽
C. 第3~5腰椎棘突间是腰椎穿刺或麻醉的进针部位
D. 椎体大,脊柱结核常发生在此处关节突的关节面从额状位逐渐变为矢状位
E. 椎弓根部后下方有副突,副突与乳突之间张有上关节突副韧带
2. [单选题]下列哪种神经支配肱三头肌?( )
A. 肌皮神经
B. 肩胛上神经
C. 肩胛下神经
D. 桡神经
E. 胸背神经
3. [单选题]神经纤维上升相是指( )。
A. 去极化过程
B. 超极化
C. 复极化过程
D. 极化
E.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4. [单选题]内脏痛的传导主要是通过( )。
A. 感觉神经
B. 交感神经
C. 运动神经
D. 副交感神经
E. 迷走神经
5. [单选题]轻比重和重比重溶液的比重是相对于( )。
A. 乙醇
B. 注射用水
C. 脑脊液
D. 生理盐水
E. 空气
6. [单选题]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为
A. 斜方肌前缘中点
B. 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
C.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D. 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界处
E. 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
7. [单选题]心肺复苏(CPR)时用药目的,以下哪项错误?( )
A. 纠正电解质紊乱
B. 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
C. 提高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血流和脑血流
D. 提高除颤阈值
E. 纠正酸血症
8. [单选题]发病年龄20~50岁,男性多发,少数有家族史。头痛的发作非常刻板,即疼痛发作的时间、形式、程度及部位均十分固定。午睡后或凌晨发作最常见,无先兆,特点是:短暂、剧烈和爆炸样头痛发作。位于一侧眼眶、球后和额颞部,伴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塞和Horner征,每次发作10分钟至3小时,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该头痛属于( )。
A. 复杂型偏头痛
B. 典型偏头痛
C. 丛集性头痛
D. 紧张性头痛
E. 特殊类型偏头痛
9. [单选题]下述脊肌萎缩症的病理改变和鉴别诊断哪项正确?( )
A. 脊肌萎缩症的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缺失、变性和神经胶质增生;需与先天性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张力不全鉴别
B. 脊肌萎缩症的病理改变为脑于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需与先天性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张力不全鉴别
C. 脊肌萎缩症的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和脑于的运动神经元脱失并出现异常的细胞病理改变,皮质脊髓束见脱髓鞘改变;需与颈椎病性脊髓病、伴传导阻滞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鉴别
D. 脊肌萎缩症的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缺失、变性和神经胶质增生;需与颈椎病性脊髓病、伴传导阻滞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脊肌萎缩症鉴别
E. 脊肌萎缩症的病理改变为延髓及脑桥运动神经核变性;需与先天性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张力不全鉴别
10. [单选题]下述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正确?( )
A. 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病变轻、预后好。患者多有腰部带状疱疹史
B. 先有疲劳、体重减轻、肌肉关节隐痛、感冒、感染、外伤、药物过敏等表现。首发症状多为一侧或多个肢体无力麻木;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失明、复视,痉挛性或共济失调性下肢瘫,Lhermitte征
C. 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光、头痛、肌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神经系统检查可见颈项强直和Kernig征
D. 前驱期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急性起病,神经症状为偏盲、偏瘫、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多动、脑膜刺激征,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
E. 急性起病,病前有发热,全身不适。首发症状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部位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继而完全横贯性损害
11. [单选题]下述脊髓压迫症的辅助检查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生理检查
B. 脑积液检查:压颈试验阳性,提示椎管内有梗阻。蛋白含量超过10mg/L时,CSF呈黄色,流出后自动凝结,称为Froin征。梗阻越完全、时间越长、梗阻平面越低,蛋白含量就越高
C. 脊髓造影
D. 脊柱X线片
E. CT及磁共振
12. [单选题]物理灭菌法中,除外下列的哪种?( )
A. 高压蒸气法
B. 火烧法
C. 熏蒸法
D. 煮沸法
E. 紫外线杀菌
13. [单选题]血型不合输血后,患者出现严重溶血反应,下列哪项是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依据?( )
A. 网织红细胞增高
B. 含铁血黄素尿
C. 血红蛋白尿
D. 血尿
E. 尿胆原(+)
14.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椎管内麻醉?( )
A. 骶管阻滞
B. 蛛网膜下腔阻滞
C. 硬脊膜外腔阻滞
D. 椎旁神经阻滞
E. 腰硬联合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