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机器设备(machinery equipment)、银行承兑汇票(bank acceptance)、安全可靠性(safety reliability)、买卖合同(sales contract)、保护作品完整权(right of keeping integrity of a work)、债权债务(credit and debt)、票据债务人(debtor of bill)、收归国有(confiscation)、利息收入(interest income)
[单选题]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不包括的项目内容是( )。
A. 股利收入
B. 利息收入(interest income)
C. 产权转让收入
D. 清算收入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按行业发展与经济周期变化的关系划分,行业通常被划分为( )。
A. 幼稚型行业
B. 增长型行业
C. 衰退行业
D. 周期性行业
E. 低俗行业
[单选题]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或发布新的法规限制了某些资产的使用年限,造成该种资产价值损失,这种损失在资产评估中被称作( )。
A. 功能性贬值
B. 经济性贬值
C. 实体性贬值
D. 非评估考虑因素
[单选题]国家出资企业改制涉及( )的,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A. 企业债权债务(credit and debt)处理方案
B. 股权变动方案
C. 重新安置企业职工
D. 资产评估机构的选聘
[多选题]作者的下列著作权中,保护期不受限制的有( )。
A. 署名权
B. 发表权
C. 修改权
D. 保护作品完整权
E. 信息网络传播权
[多选题]2015年2月1日,A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B公司交付价值100万元的货物,B公司于2015年2月10日向A公司签发了一张见票后1个月内付款、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2015年2月25日,A公司向C银行提示承兑并于当日获得承兑。2015年3月10日,A公司为向D公司支付货款,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D公司。2015年3月11日,D公司为清偿所欠E公司的债务,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E公司,同时记载“不得转让”字样。2015年3月20日,E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F公司,以抵偿货款。
2015年4月1日,F公司向C银行提示付款,C银行以“B公司未按约定如数交付汇票金额”为由拒绝付款。2015年4月2日,F公司取得“拒付理由书”。2015年4月10日,F公司向E公司、D公司、B公司、A公司同时发出追索通知,追索金额共105万元。但是,A公司以追索金额超出汇票金额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B公司以F公司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发出追索通知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D公司以自己在背书时曾记载“不得转让”字样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E公司以F公司未按照买卖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交付货物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
问题:
(1)C银行拒绝付款的理由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A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3)B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4)D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5)E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理由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A. (1)不成立。票据债务人(debtor of bill)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2)A公司的主张不成立。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额和费用。
①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②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
③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3)B公司的主张不成立。持票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期限发出追索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
(4)D公司的主张成立。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5)E公司的主张成立。票据债务人(debtor of bill)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credit and debt)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
[单选题]某软件企业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度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该企业2013年度应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万元。
A. 50
B. 40
C. 30
D. 20
[多选题]什么是机器设备的可靠性?
A. 答:可靠性是指机器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主要指设备的精度、准确度的保持性及零件的耐用性、安全可靠性能。
[单选题]下列土地中,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的是( )。
A. 农村居民的自留地
B. 国家依法没收的土地
C. 农村依法收归国有(confiscation)的土地
D. 城市市区的土地
[单选题]( )是钢材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的转折点。
A. 屈服强度
B. 弹性极限
C. 抗拉强度
D. 疲劳强度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j6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