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因人而异(given different)、无为而治、随遇而安(accommodate oneself to)、实用性原则(practicality principle)、浓妆艳抹、耐人寻味、“惜墨如金”、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淡妆浓抹、欺世盗名
[单选题]调查表明,最近几年,成年人中患肺结核的病例逐年减少。但是,以此还不能得出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下降的结论。
A.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加强上述推论?( )
B. 肺结核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irremediable disease)
C. 和心血管病、肿瘤等比较,近年来对肺结核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
D. 防治肺结核病的医疗条件近年来有较大的改善
E. 近年来未成年人中的肺结核病例明显增多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可见,把塑料袋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主要是从技术设计的——原则来考虑的。
A. 实用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可持续发展原则
D. 经济性原则
[单选题]光明小学校园内有一条长180米的路,在路的两旁从一端开始各栽一排水杉树,每隔4米栽1棵,共需( )棵。
A. 90
B. 91
C. 92
D. 93
[单选题]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A.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只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B.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子表面的光辉外,就不会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了。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就已经多少带有了一丝贬义。
C.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更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更容易被人接受。
D. 苏东坡写西湖,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更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才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E.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F.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种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所有景物统统呈现在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虽是无,并不等于观者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空白,其实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更耐人思索。
G.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H.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I.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九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J.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K.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L.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
M. 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N.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O.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头,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P.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Q.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R.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S. 阅读以上文章,回答 46~50 题
T. 第 46 题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对这种境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U. 接近天然,富有韵味,耐人寻味
V. 淡薄名利,对得失成败能淡然处之
W. 无为而治,随遇而安
X. 无欲无求,知足常乐
[单选题]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过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层盐,这样做能够加速融雪。这是因为( )。
A. 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B. 盐和冰混合后融点升高
C. 盐和冰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j6wxw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