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布丁学网发布"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土地登记代理人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多选题]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rn,简称GIS)为依托,融合( )为一体的、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A. 数据库管理技术
B. 办公自动化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
E. 信息化技术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某公司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一宗地,批准用途为营业用地,土地面积的测量结果为4000㎡,出让年限为50年。当该公司领取土地证书时发现,土地面积一栏错登为400㎡。对此,该公司申请更正登记。
问题
1.土地登记错误或遗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更正登记的方式哪些?
3.更正登记的要件有哪些?
A. 1.错误或遗漏原因主要是:
(1)原始登记文件错误。
(2)登记申请人通过弄虚作假、伪造证件和文件等欺骗手段获准土地登记引发的错误。
(3)土地登记人员审查疏忽或书写错误。
2.更正登记有两种方式:
(1)土地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发现土地登记结果有误或有遗漏时,依照法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向土地登记机关申请更正登记经土地登记机关审核,申请属实的,办理更正。
(2)土地登记机关发现有明显的登记错误,如为审查疏忽造成错登、漏登(不当登记)的,土地登记机关可依职权,根据事实,按照原登记报批程序进行更正登记。
3.更正登记的要件
(1)已完成初始或变更土地登记。
(2)须书面申请,但由于原始文件错误或当事人采取欺骗手段获准登记的,土地登记机关可依职权,按程序直接撤销登记结果或部分登记内容,无须申请。
(3)须经登记机关核准。
(4)不得变更原土地登记的法律关系,否则应诉请司法解决。
(5)不得妨碍第三者的利害关系,否则应经第三者同意。
[多选题]某市A学校于2001年8月1日经批准,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用途为教育用地,现A学校提出土地登记申请,要求办理土地登记。
问题
1.该土地登记应该如何办理?
2.在权属审核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A. 1.该土地登记应该按以下程序办理:
(1)A学校应申请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申请人为A学校法人及法人代表。
(2)该宗地A学校应该在接到过于土地划拨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办理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3)应提交以下资料:
1)土地使用权登记申请表;
2)A学校法人证明、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用地批准书;
4)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5)委托代理的应提交土地登记委托及代理人身份证明等。
2.权属审核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对申请人的审核。要注意土地登记申请人与政府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批准的土地使用者是否一致。
(2)对土地权属来源文件的审核。要注意对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机关及批准权限的审核。
(3)对土地用途的审核。要注意是否与批准用途一致。
(4)对宗地面积的审核。要注意地籍调查结果是否与建设用地面积一致。
[单选题]宗地地籍号为0906-07-121/203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 城市
B. 建制镇
C. 村庄
D. 采矿用地
[多选题]通常应予完全补偿的根据包括( )。
A. 财产保障本身
B. 负担平等标准
C. 按照客观、公正、妥当的补偿计算基准计算
D. 根据公共需求、国库能力,给予补偿
E. 以市场标准和竞争标准为根据的现有市场秩序
[单选题]关于宣告死亡发生的法律后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受宣告人设立财产代管人并为其追索债权、清偿债务
B. 婚姻关系自然解除
C. 个人合法财产作为遗产按继承程序处理
D.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单选题]下列关于林地使用权现行法律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个人或集体承包国家所有荒山荒地造林的,对种植的林木归集体或个人所有
B. 个人或集体组织在使用国有林地基础上,因种植林木而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
C. 个人和集体合作造林共同对林木享有所有权
D. 林地的所有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是不可以分离的
[多选题]立法上确定空间权的意义有( )。
A. 空间权的确定可以界定土地权利归属,明晰各方法律关系,实现定分止争
B. 空间权的确立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规范经济秩序
C. 空间权的确立可以稳定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
D. 空间权的确立可以维护国家利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E. 空间权的确立可以保护农村土地承包人的利益
[单选题]在追究行政责任必须坚持的原则中,被学者称为"主客观相一致"的一项原则是( )。
A. 责任自负原则
B. 法律责任与违法程度相适应原则
C. 责任法定原则
D. 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j9x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