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人与自然(man and nature)、春秋时期(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团结合作(union and cooperation)、自我认识(self-cognition)、基督教徒(nazarene)、“以和为贵”、世界文明(world civilization)、解决矛盾(resolve a contradiction)、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单选题]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病因是
A. 喂养不当
B. 久吐、久泻
C. 甲产
D. 反复外感
E. 各种虫证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5,7,24,62,( ),468
A. 94
B. 145
C. 172
D. 236
[单选题]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
A. 导致婴儿死亡的
B. 出于出卖目的
C.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
D. 已完成该犯罪行为
[单选题]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
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
C. 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单选题]0,0,1,4,( )
A. 10
B. 11
C. 12
D. 13
[单选题](1)将金属片加工成齿状 (2)被叶片的形状吸引
A. (3)发现切割木料卓有成效 (4)手指被划破
B. (5)无意中抓住一株野草
C. 1—3—5—4—2
D. 2—1—3—5—4
E. 5—4—2—1—3
F. 5—2—4—1—3
[单选题]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world civilization)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宋代是瓷业的全盛时期,陶瓷产地遍及全国各地。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一的是()。
A. 哥窑
B. 钧窑
C. 邢窑
D. 官窑
[单选题]阅读短文。完成20一22题。
A. 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
B. 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C. 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播,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
D.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日“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E.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 。”“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resolve a contradiction)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
F. 填入“ ”中的恰当的一句名言是( )。
G.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H.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I. 君子积而不流
J.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l9kd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