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等级为四级,截面为b×h=400mm×400mm,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1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布丁学网发布"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等级为四级,截面为b×h=400mm×400mm,"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布丁学网建筑工程频道。

  •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等级为四级,截面为b×h=400mm×400mm,采用C25混凝土,经计算,轴压比μ[XBN.gif]=0.40,剪跨比大于2.0。现拟采用HRB400钢筋作为复合箍。试问,该柱上下端加密区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百分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23%
    B. 0.28%
    C. 0.32%
    D. 0.40%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某24层高层住宅楼,首层层高3.25m,结构总高度66.80m,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底层某矩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墙体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用HRB335级。
  • 若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底层某矩形剪力墙墙肢b×h=200mm×3500mm,则墙肢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长度h[XBzc.gif]=(  )mm。

  • A. 350
    B. 400
    C. 450
    D. 700

  • [多选题]35.《抗规》的7.2.4条,规定了底层(底部二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还包括第二层)地震剪力设计值增大系数,"根据侧向刚度比在1.2~1.5范围内选用"这句如何理解?另外,既然规定剪力设计值全部由该方向抗震墙承担,为什么在7.2.5条还规定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确定方法?
  • A. 35.依据龚思礼《建筑抗震设计手册》,建议取增大系数[JZ206_376_35_1.gif],即,对于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γ=K2/K1,K1、K2分别为底层侧向刚度(包括框架柱的侧向刚度)和二层侧向刚度,按照下式取值: [JZ206_376_35_2.gif] [JZ206_376_35_3.gif]式中,下角标"mw"、"cw"、"c"分别表示砌体抗震墙、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框架柱,"1"、"2"分别表示第1层、第2层。 在地震期间抗震墙开裂前,由于抗震墙侧向刚度比框架大得多,同方向的抗震墙分配的层间地震剪力常占到该层总层间地震剪力的90%以上,因此,规范将抗震墙作为第一道防线,要求承担全部的地震剪力。不计框架作用,是把框架作为第二道防线。 当抗震墙出现裂缝后,其侧向刚度下降到初始弹性刚度的30%左右,以后随变形增长,框架和抗震墙的刚度进一步降低。这时对于框架而言,受力更为不利,因此,规范规定,底部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按有效侧向刚度分配。底层框架柱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按下式计算: [JZ206_376_35_4.gif] [JZ206_376_35_5.gif] 式中,ηE为底层地震剪力增大系数;下角标"mw"、"cw"、"c"分别表示砌体抗震墙、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框架柱;F[i.gif]为第i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见图2-3-12。 [JZ206_376_35_6.gif]

  • [多选题]《钢规》4.3.6条关于加劲肋的构造要求指出: 在同时用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加强的腹板中,横向加劲肋的截面尺寸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其截面惯性矩I[z.gif]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我想问的是,这里对加劲肋的要求,是对于一片加劲肋而言的还是两片?
  • A. 横向加劲肋成对布置时,I[z.gif]是对于两片加劲肋而言的。依据为该条的条文说明。

  • [多选题]螺栓有效截面积是怎样的?
  • A. 对于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在计算一个螺栓的受剪承载力时,若剪切面在螺纹处,需要使用有效截面计算,但《钢规》中却未给出相应的表格。原88版《钢规》的附录六中曾有一个螺栓有效截面积表格,见表2-2-7。 [JZ206_354_52.gif]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普通螺栓连接,规范并不考虑是否剪切面在螺纹处,条文说明中解释为,f[v-B.gif]是依据试验得到的,而试验没有区分剪切面。笔者认为该解释有些牵强。在欧洲钢结构规范EC3、美国规范ANSI/AISC360-2005中都是需要考虑剪切面在螺纹处引起的承载力降低的。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mgq1j.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布丁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