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布丁学网发布消防工程2022一级消防工程师模拟考试310,更多一级消防工程师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布丁学网消防工程频道。
1. [单选题]某建筑高度为32m的公共建筑采用二级负荷供电,建筑采用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当采用自动启动方式时,主备电源切换时间不应大于( )s。
A. 10
B. 20
C. 30
D. 40
2. [多选题]使用沟槽连接件(卡箍)连接时其有关要求正确的是( )。
A. 有振动的场所应采用柔性接头
B. 埋地管道宜采用刚性接头
C. 埋地连接时螺栓和螺母应采用不锈钢件
D. 埋地的沟槽式管件的螺栓、螺母应做防腐处理
E. 采用沟槽连接件连接管道变径和转弯时,宜采用柔性接头
3. [多选题]下列关于气体储瓶、减压阀、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喷头、安全防护装置、压力报警及控制器等的现场检查说法正确的是( )。
A. 外露非机械加工表面保护涂层完好
B. 对同一规格的干粉储存容器和驱动气体储瓶,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C. 选择阀在明显部位永久性标有介质的流动方向
D. 对同一规格的启动气体储瓶,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E. 外露接口均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
4. [多选题]下列关于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测器应安装牢固,并不应产生位移
B. 保证接收器避免日光和人工光源直接照射
C. 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路上应无遮挡物
D. 保证接收器接受日光和人工光源直接照射
E. 在钢结构建筑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和反射板)可设置在钢架上
5. [多选题]某食品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过火面积约4000㎡,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经调查,认定该起事故的原因为:保鲜恒温库内的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处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所致。起火的保鲜恒温库为单层砖混结构,吊顶和墙面均采用聚苯乙烯板,在聚苯乙烯板外表面直接喷涂聚氨酯泡沫。毗邻保鲜恒温库搭建的简易生产车间采用单层钢屋架结构,外围护采用聚苯乙烯夹芯彩钢板,吊顶为木龙骨和PVC板。车间按国家标准配置了灭火器材,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部分疏散门采用卷帘门。起火时,南侧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着火当日,车间流水线南北两侧共有122人在进行装箱作业。保鲜库起火后,火势及有毒烟气迅速蔓延至整个车间,由于无人组织灭火和疏散,有12名员工在走道尽头的冰池处遇难。逃出车间的员工向领导报告了火情,10分钟后才拨打“119”报火警,有8名受伤员工在冰池处被救出。经查,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曾接受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但由于单位生产季节性强,员工流动性大,未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演练,当日值班人员对用火、用电和消防设施、器材情况进行了一次巡查后离开了车间。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关于单位员工消防安全培训,依据有关规定(related regulations)必须培训的内容有( )。
A. 消防技术规范
B.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的知识和技能
D. 组织疏散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E.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6. [单选题]某耐火等级为二级的汽车库与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 10
B. 12
C. 13
D. 14
7. [单选题]人防工程内不得使用和储存液化石油气或闪点小于( )℃的液体燃料。
A. 28
B. 50
C. 60
D. 80
8. [多选题]针对以下建筑的消防设置情况,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 某氯酸钾生产厂房贴邻建造了办公室,办公室的建筑耐火等级(fire resistance level of structures)经测定为二级,采用了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B. 某服装加工厂房内部设置办公室,办公室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为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为了方便沟通,与生产区域采用乙级防火门连通
C. 某储存乙醇的仓库,为了方便工人午间休息,贴邻建造了一个休息室,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仓库分隔
D. 某谷物储存仓库,为了方便管理在内部设立了为仓库服务的办公管理用房,办公管理用房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为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设置了独立的安全出口
E. 某KTV设置在商场的二层,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场所分隔,墙上设置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9. [单选题]某消防工程施工单位对室内消火栓进行进场检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70下列消火栓固定接口密封性能试验抽样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宜从每北中抽查0.5%,但不应少于5个,当仅有1个不合格时,应在抽查1%但不应少于10个
B. 宜从每北中抽查1%,但不应少于3个,当仅有1个不合格时应在抽查2%但不应少于5个
C. 宜从每北中抽查0.5%,但不应少于3个,当仅有1个不合格时,应在抽查1%但不应少于5个
D. 宜从每北中抽查1%,但不应少于5个,当仅有1个不合格时,应在抽查2%但不应少于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