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维生素(vitamin)、《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一脉相承、身材矮小(short stature)、第二胎、黄疸病(jaundice)、有条件、一般情况下(in general case)、不可分割(entire contract)
[填空题]患儿女性,7岁,因发现身材矮小、骨骼发育异常7年,骨痛3年来院就诊。近半年来乏力,活动后心累、气促。查体:T37℃,P104次/分,R25次/分,体重18kg。身长43.5cm,坐高54.4cm,头围50cm,鸡胸、脊柱后凸,下肢呈“X”形,双手掌不能伸直,腹部稍膨隆,肝肋下:3cm,脾肋下2cm,质中。
目前应作什么处理?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论,“治中央”的脏腑是
A. 肺
B. 脾
C. 心
D. 肾
E. 肝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in general case),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A. 一二天
B. 三四天
C. 六七天
D. 十一二天
E. 以上皆不是
[单选题]在《伤寒论》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病机是
A. 表病误下,外证不解,气逆于肺
B.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C. 汗下后,邪气内传,热壅于肺
D. 外有风寒,内有郁热
E. 以上都不是
[多选题]下列对“谷瘅”描述正确的是( )
A. 黄疸病(jaundice)之一种
B. 有湿热、寒湿之分
C. 湿热多为实
D. 寒湿大多夹虚
E. 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多选题]苓桂术甘汤证临床表现是( )
A.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癫眩
B. 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C. 胸胁支满
D. 心下痞坚
E. 目眩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entire contract)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o8ro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