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学网

关于肾性尿崩症的发生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低血糖(hypoglycemia)、半衰期(half-life)、高血糖(hyperglycemia)、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肾小管损伤(renal tubular injury)、高浓度葡萄糖(high glucose)、乳酸盐(lactate)、外源性胰岛素(exogenous insulin)

  • [单选题]关于肾性尿崩症的发生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钠
    B. 低钾
    C. 高钙
    D. 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
    E. 获得性肾性尿崩症以肾小管损伤(renal tubular injury)为主

  •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原因
  • A. 低血糖中由于外源性胰岛素(exogenous insulin)用量过大
    B. 低血糖中由于突然停止输注高浓度葡萄糖(high glucose)(含胰岛素)溶液
    C. 机体的糖利用率下降可导致高血糖
    D. 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E. 葡萄糖输注速度过慢可致低血糖

  • [单选题]血浆置换常用的置换液包括
  • A. 乳酸盐(lactate)
    B. 柠檬酸盐
    C. 碳酸氢盐
    D. 等渗葡萄糖
    E. 人体白蛋白

  • [单选题]关于血乳酸测定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失血性休克较心源性休克能耐受较高的乳酸浓度
    B. 感染性休克时高乳酸血症的发生比出血性休克少
    C. 血乳酸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有关,如果乳酸>2mmol∕L持续12小时,提示预后不良;如果乳酸浓度迅速下降≤2mmol∕L,存活率高
    D. 在心搏骤停和心室颤动患者血乳酸浓度迅速上升,血乳酸浓度变化取决于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
    E. 肝硬化患者血乳酸在正常范围内,但对乳酸的处理能力降低,变异程度相当大

  •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提示肝脏储备功能的较敏感的常用指标,在重度肝损伤时PT活动度
  • A. 50%
    B. 40%
    C. 30%
    D. 20%
    E. 10%

  • [多选题]诊断闭经最有意义的有( )
  • A. 女子12岁月经尚未来潮
    B. 妊娠期无月经
    C. 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
    D. 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
    E. 月经来潮后又中断自身之月经周期3个周期以上未来潮者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o8ylpk.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