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肾结核(renal tuberculosis)、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尿常规(urine routine)、自律性(automaticity)、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室上性心律失常(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分泌量(secretion)、有意义(meaningful)、腺垂体功能
[填空题]患者男性,49岁,腰部隐痛10年,头晕、头痛伴肉眼血尿6天,查体:血压170/110mmHg,腰部触诊及肾脏。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Cr209μmol/L,B超示双肾体积增大,有众多囊性液性暗区
对辅助诊断有意义(meaningful)的器官是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钩体病的基本病理损害是
A.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C. 肺间质性病变
D. 全身毛细血管损害
E. 肝细胞损害
[单选题]原发性糖尿(真性)主要病因是
A. 胰岛素分泌量(secretion)相对或绝对不足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D. 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降低
E. 腺垂体功能亢进
[单选题]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是
A. 定性实验、不能定量
B. 定量实验、不能定性
C. 可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待测样本含量
D. 沉淀环大小可直接反映待测样本含量
E. 既可定性,也可定量
[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65年
D. 1981年
E. 1996年
[单选题]关于心房扑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房扑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B. 心房扑动的发生机制有折返机制和自律性机制
C.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房扑动-颤动或不纯性心房扑动
D. 心房扑动不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患者
E. 心房扑动的下传比例可为1:1、2:1、3:1、4:1等
[单选题]青年女性,低热,乏力、左腰痛3月余。CT示左肾影增大,左肾上极密度不均,有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左肾上极有多个囊腔,囊壁中等程度环状强化,邻近肾实质受压变薄,肾盏轻度扩大,首先考虑( )。
A. 左肾上极囊肿
B. 左肾上极肾盂癌
C. 左肾上极错构瘤
D. 左肾上极脓肿
E. 左肾上极结核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r7rg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