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阿司匹林(aspirin)、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下丘脑(hypothalamus)、氨茶碱(aminophylline)、催产素(oxytocin)、弥漫性(diffuse)、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流行性(epidemic)、腺垂体(adenohypophysis)
[单选题]男性,42岁。哮喘史30年,近1周咳嗽、气喘,昨夜气急突然加重。体检:发绀、大汗,双肺叩诊过清音,满布哮鸣音,左肺呼吸音减弱,心率126次/min,律齐,用氨茶碱、激素后,哮鸣音改善,但气急无好转。病情加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哮喘引起严重支气管痉挛
B. 哮喘并发左心衰
C. 哮喘并发气胸
D. 哮喘继发肺部感染
E. 哮喘并发呼吸衰竭
查看答案&解析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患者男,76岁,原发性高血压史5年,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史2年,每月发作多次,发作时伴胸闷,未规律治疗,可以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是
A. 导管消融
B. 胺碘酮
C. 阿司匹林
D. 华法林
E. 电复律
[单选题]催产素主要产生部位
A. 神经垂体(垂体后叶)
B. 腺垂体(adenohypophysis)(垂体前叶)
C. 卵巢
D. 下丘脑室旁核
E. 下丘脑正中隆突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epidemic)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A.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
B. 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尼氏小体消失,核可溶解,细胞内出现空泡
C. 脑实质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聚集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
D. 胶质细胞成弥漫性(diffuse)增生,聚集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
E. 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性渗出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net/show/rz6e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