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幼儿与脊髓灰质炎患者有密切接触,为预防应采取的措施是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利益指立即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立即口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口服丙种球蛋白
肌注丙种球蛋白#
肌注
- 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不包括梅毒
淋病
肺结核#
麻风病
肿瘤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属于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有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 ”医乃仁术”是指( )道德是医学活动中的一般现象
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道德是医学的个别性质
道德是个别医务人员的追求
道德是医学的非本质要求
- 人们对医疗行为进行道德价值判断是通过医德活动
医德教育
医德修养
医德评价#
医德境界
- 娩出时Apgar评分1min2分,5min5分,10min7分。由于窒息可致下述病理状态,但有一点不可能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一般不表现为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基本条件是( )意识改变、惊厥
急性肾小管坏死
溶血性贫血#
坏死性小
- 关于颅内高压征,错误的是疟原虫在人体内破坏的细胞是献血者两次采血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颅内压增高时,血压可以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可以出现呕吐
发生枕骨大孔疝时,一定先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人工呼吸机过度通气可以降颅
- 复苏初步成功后,病孩仍存在呼吸不规则和呼吸暂停时首选下列哪项治疗( )提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这一观点的是使用呼吸兴奋剂
静注甘露醇
改头罩吸氧
机械通气#
多巴胺静脉维
- 肺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可有( )昏厥#
乏力#
劳累后气急#
心悸#
水肿#
- 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选用的药物是:(.)10岁女孩,双下肢水肿、尿少伴心悸,X线示左室扩大,血BUN11mmol/L,肌酐188μmol/L;尿常规红细胞(+),眼底广泛小动脉收缩伴少量出血及渗出。最可能存在的体征( )毛花
- 正常儿童的尿液比重范围是( )《执业医师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下列各项在
- 女孩进入青春期较男孩约( )国家鼓励下列人员率先献血我国《药品管理法》的立法宗旨不包括晚1年
晚2年
相同年龄
早1年
早2年#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现役军人#
中等学校在校学生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
保证药品质量
促进
- 年龄3次以上,有过敏体质,有一级亲属哮喘史无分流型心脏病( )婴幼儿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呼吸道异物
先天性喉喘鸣室间隔缺损
法洛四联症
右位心#
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
病毒性心肌炎
- 下列说法哪项不合适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的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男多于女
系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
本病还可致肝、脑、肾等损害卫生部#
国务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办公厅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
- 因腹泻就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尿液17-羟类固醇水平有增高
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尿液17-酮类固醇水平有增高
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儿,血浆和尿中脱氧皮质酮明显增高
失盐型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量多,伴有发热和上呼吸
- 以下哪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措施是( )疟疾引起的脾脏病变最具特征的是大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期发病
男性患儿约为女孩的5倍
所有患儿都有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
常出现食欲增加,体重上升,怕
- 14个月女孩,流涎、拒食就诊。查体:体温39℃,发热面容,颌下淋巴结肿大,右口角见数个疱疹,舌面及齿龈处有几簇小疱疹,部分已溃破成浅溃疡,咽充血明显,心、肺无特殊。该病最可能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按照《母婴保健法》
- 婴儿蛋白质的RNI是食物不耐受是1.5~3g/(kg·d)#
1~2g/(kg·d)
1~1.5g/(kg·d)
2~3.5g/(kg·d)
3~4g/(kg·d)特殊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Ⅰ型和Ⅳ型变态反应
对食物发生异常的生理反应#
食物消化不良
细菌
- 关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国家建立健全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全身广泛瘀点、瘀斑,融合成片#
血培养多为阳性#
脑膜刺激征明显
血小板降低#艾滋病检测网络
艾滋病监测网络#
艾滋病
- 女,急救过程中先后出现少尿、呼吸困难、颜面发绀、嗜睡,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下列各项中在该法没有规定的是失水量占体重的6%,血清钠155mmol/L
失水量占体重的3%,血清钠135mmol//L
失水量占体重的7%,血
-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依据是常见的误诊、漏诊的原因包括下面哪几种角膜K-F环
特征性CT改变
肝铜>300μg/g(肝干重)
典型症状、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
24h尿排铜>300μg/24h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观察不细
- 以下哪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根据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的机构是大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期发病
男性患儿约为女孩的5倍
所有患儿都有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
常出现
-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男孩,18个月。4d前发热、流涕、咳嗽,今晨发现前额及耳后有浅红色斑丘疹,两眼泪汪汪,球结膜充血,精神不振,肺呼吸音粗。其诊断最可能是情绪改变,嗜睡,克氏征(+)
惊厥,昏迷
右侧肢体偏瘫幼儿急疹
风疹
- 一男婴,体重7.5kg,身长66cm,头围44cm,左腕骨骨化中心2个。此婴儿可能的月龄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小儿腹泻补液过程中发生抽搐时应考虑(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8个月
12个月发热
瘫痪
惊厥
情绪改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总治疗时间一般为医学伦理学是辅助检查时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2年
2年半~3年#
3年半~4年
4年半~5年
5年半~6年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医务人
- 下列哪项表明结核性脑膜炎已进入晚期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和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称之为惊厥
昏迷#
脑膜刺激征阳性
腹壁反射消失
颅神经瘫痪患者
病犬#
病狐狸
病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的主要特点是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哪些概念是错误的心肺复苏中,补充碳酸氢钠的目的包括常呈地方性流行
人是惟一传染源#
新生儿也易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仅少数病人发展
-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时见到的体征是1岁小儿体格生长正常,但不能扶物站立,不会有意识叫爸妈,最可能是( )Babinski征阳性
肌张力降低#
肌张力升高
腱反射消失#
腱反射亢进聋哑
克汀病
佝偻病
脑性瘫痪#
营养不良
- 法洛四联症患者青紫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国家建立健全下列关于精神药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肺动脉狭窄的程度#
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室间隔缺损的部位
主动脉骑跨的程度
右心室肥厚的程度艾滋病检测网络
艾滋病监测网络#
艾滋病
- 3个月以内的婴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是( )高热
昏迷
前囟隆起#
呕吐、惊厥#
脑膜刺激征明显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总治疗时间一般为一女婴,5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住院,脑脊液培养为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后脑脊液常规已趋正常,继用原来抗生素治疗2d后体温又上升,伴呕吐,证实为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膜下积液。
- 1岁半患儿,发热、腹泻3天。体检:面色苍白,气促,心前区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率60次/分,律齐,ECG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最可能的诊断为( )感染性心内膜炎
扩张性心肌病
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时间是血流通过缺损口
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肺动脉瓣相对狭窄#
三尖瓣相对狭窄
二尖瓣相对狭窄1949年
1954年
1965年
1981年#
1996年房间隔缺损正常情况下,肺动
- 在以下有关多发性硬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哪种疾病不会发生急性淋巴结肿大(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横贯性脊髓炎
小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
头颅CT是目前诊断该病最敏感的影像学技术
常呈复发
- SLE分类标准不包括2岁,女婴。腹泻5天,口渴,眼眶明显凹陷,四肢偏凉。诊断应考虑( )单纯性肾病在病理生理上与肾炎性肾病的不同点是( )盘状红斑
浆膜炎
关节炎
淋巴细胞少于35000/mm#
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
- 肠阿米巴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乙状结肠和直肠
乙状结肠和横结肠
升结肠和盲肠#
横结肠和降结肠
降结肠和直肠
- 下述哪些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表现非典暴发、流行时,哪个机关有权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目的是发热#
一过性皮疹#
颈后淋巴结肿大、粘连、表面红肿
轻度肝脾肿大#
关节痛#北京市政
- 轮状病毒肠炎的典型大便常规改变是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较大时,在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是因为( )哪个机构负责全国处方的开具、调剂、保管等相关工作WBC(-)、RBC(-)#
WBC(+)、RBC(+)
WBC(++)、RBC(++)
WBC(+
- 用激素满8周,尿蛋白仍在++以上者为小儿腹泻补液过程中发生抽搐时应考虑(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部分敏感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耐药#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依赖
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无效应低钾血症
低钙惊厥
- 疟疾引起的脾脏病变最具特征的是精神药品处方的保存期限至少为脾肿大
脾窦高度充血
脾窦内有含疟原虫的红细胞#
脾小体缩小
脾髓纤维化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 免疫正常的儿童感染HCMV,临床特征是心肺复苏中,补充碳酸氢钠的目的包括感染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是( )临床多无症状#
年长儿主要表现为肺炎
4岁以下主要表现为黄疸性肝炎
青少年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综合征,但不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