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湿性趋下

题目:湿邪致病可见水肿、湿疹等,症多见于下肢的主要原因是( )

解析: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灵枢·本脏》所说"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主要取决于( )
  • 卫气和利

  • 解析:《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即指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

  • [单选题]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 固摄作用

  • 解析: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液、津液和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固摄血液、固摄津液和固摄精液三个方面。故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固摄作用减退的表现。

  • [单选题]以下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
  • 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

  • 解析:因人制宜是指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的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而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属于因地制宜。

  • [单选题]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不舒者应首选的药物是
  • 紫苏

  • 解析: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

  • [单选题]下列的特定穴中.哪种穴是治疗急性病症的首选
  • 郄穴

  • 解析: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的病证,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如急性胃脘痛,取胃经郄穴梁丘;肺病咯血,取肺经郄穴孔最等。

  • [单选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杂音的部位和时相为
  • 胸骨左缘第3肋间舒张期杂音

  • 解析:杂音的部位和时相有助于鉴别各种心脏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为胸骨左缘第3肋间(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为清晰)舒张期杂音;室间隔缺损时为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尖部舒张中、晚期杂音见于二尖瓣狭窄。

  • [单选题]医疗事故分为
  • 四级

  • 解析: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单选题]患者,女,18岁。近2个月来感乏力,午后低热,体温37.6℃,食欲不佳,盗汗,伴咳嗽,痰中带血。胸片显示右上肺见淡密度斑片状影,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 肺结核

  • 解析:据患者2个月来感乏力,午后低热,体温37.6℃,食欲不佳,盗汗,伴咳嗽,痰中带血。胸片显示右上肺见淡密度斑片状影,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首先考虑诊断为肺结核。

  • [单选题]怀疑胃溃疡恶变时的最佳处理措旗是
  • 胃镜取活检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 解析:怀疑胃溃疡恶变时的最佳处理措施是胃镜取活检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故本题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