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甲胎蛋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D
正常人AFP在出生后1~2周消失
常见检测有定性和定量两种
AFP可作为肝癌病情、疗效、预后的估计
解析:甲胎蛋白[1] (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升高可达250ug ~ 6mg/ml,(甚至达到9mg/ml),相当于正常人的数十倍乃至数万倍。早些年用双向扩散检测时,AFP阳性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表2),在世界上肝癌高发区约50%的肝癌患者可被检测出来,但在白人肝癌患者其阳性检出率却很低。在上述资料中,10-30岁的肝癌患者AFP阳性率可达100%,31-40岁和40岁以上的肝癌患者分别为66%和22%。故选:ABD。
[多选题]关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以下哪些选项正确( )
正确答案 :ADE
致病的毒素为难辨梭菌的外毒素
难辨梭菌毒素A检测阳性可确诊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甲硝唑治疗无效可选用万古霉素
解析:抗生素诱发的肠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某些梭状芽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引起肠炎。发病多在持续用药二三周后,亦有短至数日者。体弱、严重的原发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病。故B错误。各种抗生素可改变正常肠道菌群的平衡,使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过度生长。该菌芽胞可以在外环境中长期生长,特别在健康护理机构(如医院,养老院)中流行,通过粪-口途径摄入这种耐热的芽胞,引起该菌的移生。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致病菌株能产生毒素引起腹泻和结肠炎。A正确。粪便中检测到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可确诊。是检测不是培养C错误。致病的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产生两种毒素:毒素A和毒素B,两者均是能够致病的细胞毒素。检测粪便中细胞毒素的金标准是组织培养测定法,D正确。口服万古霉素疗法(125mg,每日4次)可保留用于最严重或耐药的病例。E正确。
[多选题]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应注意
正确答案 :ABCDE
分清呕血与咯血
排除进食特殊药品引起的黑粪
排除进食特殊食品引起的黑粪
排除口鼻、咽部出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也可以见暗红色血便,且不伴呕血
解析: 1、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1)排除来自呼吸道的出血,也就是咯血。(2)看看是不是其他部位的出血,比如口腔、鼻、咽喉部,这些都要排除掉。(3)有些药物吃了以后也会排出黑色的大便,比如升血药、铁剂、中药等等,不要弄错了。 2、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识别:少数患者因为出血速度过快,早期会出现吐血以及黑便,这其实仅仅是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直肠指检可发现尚未排出的黑便,有助于早期诊断。 3、大家要区分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大多来自上消化道出血,而血便大多来白下消化道出血。故全选。
[多选题]目前治疗丙型肝炎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哪两种药物合用
正确答案 :BD
长效干扰素
利巴韦林
解析:目前治疗丙型肝炎效果最好的方法是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合用。故选:BD。
[多选题]在药物性肝病诊断中以下哪些观念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ABC
已有较明确的生物学标志
起病都在用药后2周到1个月左右
临床表现与用药关系均很明确
解析:1.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充分,未足够重视,以及由于医生或患者多方因素。对病史采集的不够全面,致使本病常常被误诊或漏诊。尤其有基础肝病存在时易误诊漏诊。2.各种药物均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病,以抗生素比例最高。这与国内抗生素使用指征过宽,以及患者自主用药、盲目用药、联合用药且缺少监测等有关。3.药物性肝病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及早停用相关致害药物,以及避免再次使用相同药物或类似结构药物,慎用对药物代谢酶有诱导或抑制作用而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再加用护肝退黄或特殊解毒药。重症者可考虑人工肝以及肝移植。如能及时治疗一般预后相对较好。故ABC错误。
[多选题]临床细菌的检验质量控制应包括
正确答案 :ABCDE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登记、保存、评价和接种
细菌的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仪器、培养基、试剂的质量控制
人员的培训
[单选题]病人外感风寒其脉可见( )
正确答案 :B
浮紧
[单选题]髌骨内上缘上两寸的腧穴是( )
正确答案 :B
梁丘
[多选题]脾气不足型崩漏的主要证候有( )
正确答案 :ABC
经血淋漓不断
色淡质稀,神疲气短
纳呆,面色苍白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