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
正确答案 :D
湿地
解析:新环保法在列举的环境要素中增加了"湿地"。湿地是指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地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它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提供野生生物良好栖息地等功能。湿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肾"。
[单选题]气象观测资料调查时,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 )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正确答案 :D
逐日、逐次
[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开发利用或者关闭铀(钍)矿的单位,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时段包括( )。
正确答案 :CD
铀(钍)矿申请运行许可证前
铀(钍)矿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核设施选址,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在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办理核设施选址批准文件。第二十条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和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和办理批准文件。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 )。
正确答案 :ABC
分析所有排放方案的环境影响
分析小时平均浓度超标概率
分析日平均浓度是否超标
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②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③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④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日平均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⑤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并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⑥分析评价不同排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⑦对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评价,并给出最终的推荐方案。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 )的原则实施。
正确答案 :A
减量化优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条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