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310
题目: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安全等级为二级。梁截面25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顶及梁底均配置纵向受力钢筋,a[XBzs.gif]=a[SBpieXBs.gif]=35mm。
提示: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XBzb.gif]=0.55。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办公楼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MU10砖墙承重。纵墙及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砂浆强度等级M5,底层墙高H=4.5m(从基础顶面算起至一层楼板底面),隔墙厚120mm。则下列高厚比验算错误的是( )。
内隔墙不满足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4.2.1,由横墙最大间距s=12m<32m和楼盖类型,其属于刚性方案。
①外纵墙高厚比验算由s=12m,H=4.5m,知s=12m>2H=9m;查表5.1.3,可知H0=1.0H;查表6.1.1,砂浆强度等级M5时允许高厚比[β]=24;又μ2=1-0.4b[XBzs.gif]/s=1-0.4×2/4=0.8>0.7,由式(6.1.1)得:高厚比β=H0/h=4.5/0.24=18.75<μ2[β]=0.8×24=19.2,满足要求。
②承重横墙高厚比验算纵墙间距s=6.2m,则H=4.5m<s<2H=9m;查表5.1.3可知,H0=0.4s+0.2H=0.4×6.2+0.2×4.5=3.38m;由式(6.1.1)得,高厚比β=H0/h=3380/240=14.08<[β]=24,满足要求。
③内纵墙高厚比验算由于内纵墙的厚度、砌筑砂浆、墙体高度均与纵墙相同,洞口宽度小于外墙的洞口宽度,外墙高厚比验算满足要求,则内纵墙自然满足要求。
④隔墙高厚比验算因隔墙上端在砌筑时,一般用斜放立砖顶住楼板,故可按顶端为不动铰支点考虑。设隔墙与纵墙咬槎拉结,则s=6.2m,2H=9m>s>H=4.5m;查表5.1.3,得H0=0.4s+0.2H=3.38m;由于隔墙是非承重墙,则[LXL20160205_1_122.gif];由式(6.1.1)得:β=H0/h=3380/120=28.16<μ1[β]=1.44×24=34.56,满足要求。
[单选题]某拟建工程,房屋高度57.6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6.0m,二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XBzc.gif]=19.1N/mm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9.6×105kN·m,底层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XBzw.gif]=3.7×105kN·m。
试问,该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为下列何项?
框架一级,剪力墙一级
解析:1.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
[JZ634_138_1.gif]
根据《高规》第8.1.3条,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宜按框架结构采用,由《高规》表3.9.3及第3.9.2条,该建筑应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则框架为一级;剪力墙为一级。故选A。
【命题思路】
本题为概念题,主要考查设计人员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及剪力墙抗震等级的判定,重点考核考生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比的理解。
【解题分析】
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2条,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场地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故本题结构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3.9.3中设防烈度8度确定相应的抗震等级。
2.本题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比大于50%、小于80%,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条第3款,此种情况下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故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框架及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应为一级。
2.由《抗规》第5.2.3条,取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扭转时的轴力标准值进行计算:
N[XBzxzk.gif]=5300kN,N[XBzyzk.gif]=5700kN
由《抗规》公式(5.2.3-7)、公式(5.2.3-8),
[JZ634_139_1.gif]
[JZ634_139_2.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效应的理解与计算。
【解题分析】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3条第2款规定,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效应,按下式中的较大值确定:
[JZ634_139_3.gif]
或 [JZ634_139_4.gif]
2.规范对结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耦联效应的计算,实质上是对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耦联效应的再组合计算,因此,计算所用的Sx与S[XBzy.gif]应为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耦联效应,只要把握了这一点,本题不难解答,否则,就会误选答案D。
3.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强震观测记录的统计分析,两个水平方向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不相等,比值约为1:0.85,而且两个方向的最大值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刻,故规范采用平方和开方的方法(SRSS)来估算双向地震作用效应。
3.柱底剪力[JZ634_140_1.gif]
柱底弯矩[JZ634_140_2.gif],故选C。
【命题思路】
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高层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及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反弯点法、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的简单应用。
【解题分析】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常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截面设计方法与构造措施,本题为降低二级注册考试的难度,给出了框架柱的相应侧向刚度及相关柱的反弯点,考生只要对反弯点法或D值法有所了解,本题很容易解答。
4.根据《高规》第8.1.4条,
0.2V0=0.2×8950kN=1790kN>1060kN=V[XBfdouhaomax.gif]
V=1.5×V[XBfdouhaomax.gif]=1.5×1060kN=1590kN<1790kN
经比较,取V=1590kN,故选B。
【命题思路】
本题亦比较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规范条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4条,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框架所承担剪力的调整规定的理解及简单计算。
【解题分析】
1.本题属联题之一,其目的为简化题设条件,减少考生阅读题目所占用的时间。本题给出题设条件“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框架所承担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5%”,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条,本题结构符合框架-剪力墙的条件,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
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4条条文比较容易解答,考生只要对该条文正确理解,通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根据《高规》第6.2.3条,[JZ634_141_2.gif]
[JZ634_141_3.gif],故选B。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框架柱设计时,对规范“强剪弱弯”规定的理解及应用。
【解题分析】
本题也较简单。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题设条件明确本题结构类型应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且已给出本题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其次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6.2.3条式(6.2.3-2),很容易求出柱AB进行底部截面配筋设计时的剪力设计值。
[单选题]有一无吊车工业厂房,采用刚性屋盖,其铰接排架结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在垂直排架方向设有柱间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箍筋为HPB235级钢。柱子截面尺寸400mm×500mm,计算时假定a[XBzs.gif]=a[XBzs.gif]′=40mm。柱顶竖向静荷载标准值P=400kN,并假定屋面活荷载为零。风荷载标准值q1=4kN/m,q2=3kN/m。
[LXL20160121_47_1.gif]
提示:①柱顶荷载作用在柱子中心线上;②在风荷载作用下柱顶刚性横梁的轴向压力为1.5kN(标准值);③在排架内力计算时不考虑柱自重;④在排架方向,柱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其正截面强度,且为对称配筋;⑤在垂直排架方向,柱按中心受压构件计算其正截面强度。
假设柱子的配筋如下图所示,在垂直排架方向,柱子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LXL20160121_48_1.gif]
1653
[单选题]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以下何项数值为妥?( )[2007年真题]
C40,30mm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3.5.5条,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预应力混凝结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根据8.2.1条第2款,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8.2.1中数值的1.4倍,即20×1.4=28mm。
[单选题]缀条式轴压柱的斜缀条可按轴心压杆设计,但钢材的强度设计值要乘以折减系数以考虑( )。
单面连接偏心的影响
解析:缀条式轴压柱的斜缀条多采用单角钢单面连接,缀条受力是有一定偏心的,当按轴心受力构件进行计算时,钢材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简支矩形截面梁尺寸为25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受拉区配置3[LXL20160121_2_1.gif]20的钢筋(A l[XBzs.gif]=941mm2),混凝土保护层c=25mm,承受均布荷载,梁的计算跨度l0=6m。
若已知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跨中弯矩值M l[XBzk.gif]=100kN·m,则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最接近于( )。
0.771
解析:1.已知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XBtk.gif]=2.01N/2,弹性模量[LXL20160204_1_160.gif],[LXL20160204_1_161.gif];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公式7.1.4-3,则裂缝截面处纵向受拉钢筋重心处的拉应力为:
[LXL20160204_1_162.gif];
根据第7.1.4条,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A[XBte.gif]=0.5×b×h=0.5×250×500=625002,则可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为[LXL20160204_1_163.gif],
故可计算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为:
[LXL20160204_1_164.gif]。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7.2.3条,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XBze.gif]为:[LXL20160204_1_165.gif];
矩形截面,则γ[XBzf.gif]'=0;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为:[LXL20160204_1_166.gif];
根据式(7.2.3-1)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为:
[LXL20160204_1_167.gif]式中,[LXL20160204_1_168.gif]为受拉翼缘截面面积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7.2.3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配筋率为:[LXL20160204_1_169.gif],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为:[LXL20160204_1_170.gif];
根据第7.2.5条第1款,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θ为:
[LXL20160204_1_171.gif];
根据式(7.2.2-1),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为:
[LXL20160204_1_172.gif]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XBzk.gif],弯矩M[XBzk.gif]。已知计算G[XBzk.gif](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XBG.gif]=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LXL20160214_1_156.gif]
假定F[XBzk.gif]、M[XBzk.gif]、b和x值同题,并已计算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XBzk.gif]=160.36kPa。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压缩模量E[XBs1.gif]=6MPa,淤泥质土层②的压缩模量E[XBs2.gif]=2MPa,则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XBzz.gif]最接近于( )kPa。
69.47
[单选题]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跨度6m,支承在240mm厚的窗间墙上,如下图所示。墙长1500mm,采用MU15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梁下、窗间墙墙顶部位,设置宽240mm、高180mm、长1500mm的垫梁(实际上是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一段),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梁端的支承压力设计值N[XBzl.gif]=100kN,上层传来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300kN。[2008年真题]
[LXL20160205_1_154.gif]
说明:已按最新规范将本题“MU10”改成“MU15”。
假设垫梁的折算高度h0=360mm,试问,作用于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的压力设计值N0+N[XBxxl.gif](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
210
解析:2.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2.6条,πh0=3.14×360=1130mm<1600mm;根据第5.2.4条有,σ0=300×103/240/1500=0.833N/mm2;垫梁上部轴向力设计值:N0=πbbh0σ0/2=3.14×360×240×0.833/2=112955N≈113kN;N0+N[XBxxl.gif]=113+100=213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