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小便利否
题目:黄疸病,鉴别湿邪为患与非湿邪为患的要点是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单选题]患者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每逢阴雨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
解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风湿之邪,合而流注于筋骨,搏结于关节,气血痹阻不畅而致诸肢节疼痛而肿大;风湿相搏,病久不解,正虚邪盛,营卫气血耗损,而日渐化热伤阴。
证候: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辨证:风湿历节(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筋脉关节,日渐化热伤阴)。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所治消渴证的病机是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解析: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证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辨证:肺胃热盛,气津两伤。
治则: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单选题]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 )
伏饮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茜草
解析:茜草
性能:苦,寒。归肝经。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应用:
出血证。本品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故可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对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尤为适宜。
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本品活血祛瘀,通经络,行瘀滞,故可用于上述病证,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单选题]参苓白术散的组成药物中,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桔梗、山药、大枣、白扁豆外,还有
薏苡仁、莲子肉
解析: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单选题]以下所列项目不属白色主病范围者为
水饮
解析:五色主病
1.赤色:主热证
①实热:满面通红
②虚热:两颧潮红
③假热:两颧泛红如妆(戴阳证)
[假热.png]
2.白色:
[虚.png]
②寒—气血凝滞、经脉收缩—面色苍白
③失血证,甚至大出血亡阳
淡白、苍白、(白光)白
3.黄色:主虚证、湿证
[虚症.png]
②湿证—湿阻气机—影响脾胃肝胆气的升降—胆汁外溢—黄疸
若:湿与热相合—黄色鲜明如桔—阳黄
湿与寒相合—黄色晦暗如烟熏—阴黄
[单选题]患者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无力,辨证为
心血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