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有抗原性,有免疫原性

题目:完全抗原的特征是

解析: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抗原性),既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诱导产生抗体及效应T淋巴细胞,又能与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种属于免疫抑制剂( )
  • 氮芥


  • [单选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 电解质、pH和温度

  • 解析:①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②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2~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一般为15~40℃,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要求。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 [单选题]血清学试验用于急性传染病诊断最可靠的发现是
  • 抗体滴度逐渐增高

  • 解析:抗体滴度逐渐增高说明存在急性感染或感染逐渐加剧的可能。

  • [单选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
  • t(15;17)

  • 解析: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的细胞遗传学分型是t(15;17)。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 IgD型

  • 解析:经血清和尿中免疫电泳,可将“M”成分分为以下几型:IgG型、IgA型、IgD型、IgE型、轻链型和双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型。其中IgD型的特征为: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多见于青年人,常出现本-周蛋白(多为7链)、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性。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眼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