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主要指的是
正确答案 :C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E
阳明脉衰
解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单选题]《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
正确答案 :B
湿霍乱
[单选题]霍乱兼表证治用分利兼表散法,后世称为急开支河,共代表方剂为
正确答案 :C
五苓散
[单选题]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
正确答案 :E
脾阳虚弱,寒湿阻滞
[单选题]春温后期,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
正确答案 :C
夜热早凉
[单选题]“太息”的病机是
正确答案 :A
肝气郁结
[单选题]可出现抬举性心尖搏动的是
正确答案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解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导致显著左心室肥大,所以会有抬举性心尖搏动。粘连性心包炎时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单选题]日常麻烦带来的苦恼所构成的应激称为
正确答案 :A
困扰
[单选题]为西方医学道德奠基的代表作是
正确答案 :B
《希波克拉底誓言》
解析: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学家,“西方医学之父”。他认为,医生对一切患者不论穷人与富人都应尽职尽责,一切为患者利益着想。他的医德理论和实践也为西方医学道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养生中的"养"不包括的是
正确答案 :C
滋养
[单选题]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
正确答案 :A
募穴
解析:背俞穴与募穴
1,概念: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
俞为阳,均分布在背部的膀胱经第1侧线上,为阴病行阳的重要位置。募为阴,均分布于胸腹部,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
[背俞穴与募穴.png]
2、临床应用: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
俞、募穴可以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
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
临床上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就是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穴法典型的实例。
[单选题]常用吸罐拔罐法中,投火法多用于身体
正确答案 :D
身体侧部
解析:投火法 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容易落下烫伤皮肤,故适宜于侧面横拔。
[单选题]针刺治疗胁痛的主穴包括
正确答案 :A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解析:胁痛
【病因病机】
胁痛主要责之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本病以气滞、血瘀、湿热引起“不通则痛”者为实证,以精血不足所致“不荣则痛”者为虚证。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或跌仆闪挫,损伤胁络,瘀血停留;或外感湿热郁于少阳,枢机不利;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积湿生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经脉气机阻滞而发为胁痛。若久病体虚,劳欲过度,阴血亏损,脉络失养,亦可发为胁痛。
【辨证】
主症 胁痛多见于一侧。由于病因、病性、病程的不同,疼痛的性质亦不同。气滞多胀痛窜痛,瘀血多刺痛较剧。一般而言,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以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期门 支沟 阳陵泉 足三里
配穴 肝气郁结加内关、太冲;气滞血瘀加膈俞、太冲;肝胆湿热加丰隆、侠溪;肝阴不足加肝俞、三阴交。
操作 虚证时足三里用补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常规操作。局部穴可以仅取患侧,针期门用1~1.5寸毫针平刺或斜刺0.5~0.8寸。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肝、胆、脾、胃、肾、神门、胸。取患侧为主,毫针刺,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埋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 选局部阿是穴2~3个。用皮肤针轻轻叩刺,可加拔火罐。适用于气滞血瘀胁痛。
(3)穴位注射 选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每次选1~2穴,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加维生素B↓121ml,每穴注射0.5~1ml;或注射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待有明显针感后,将针向上提再注入药液。
[单选题]下列关于痤疮治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以局部穴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单选题]咳嗽痰少,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正确答案 :A
肺肾阴虚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