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节能装饰型玻璃( )。
正确答案 :C
平板玻璃
[单选题]下列层数的住宅建筑中,属多层住宅的是( )。
正确答案 :B
6
解析:答案B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时,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
[单选题]灌注桩白天施工时其噪声排放限值不超过( )dB。
正确答案 :C
85
[单选题]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是( )。
正确答案 :C
项目负责人
[单选题]质量验收的最小单位是( )。
正确答案 :A
检验批
[单选题]住宅结构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
正确答案 :A
设计文件规定的使用年限
解析:因为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合理使用年限,所以这道
题的正确答案为A。
[多选题]下列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中,符合规定的有( )。
正确答案 :CDE
3年
2年
1年
解析:答案C、D、E
根据相关规定,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的期限一般是6个月至3年。
[单选题]关于建筑门窗检验批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
解析:《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规定:
1)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2)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故选项A、B、D错误。
[多选题]下列施工进度控制的相关措施中,属于经济措施有( )。
正确答案 :CD
编制工程资金需求计划
加快施工进度的经济激励措施
解析:施工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工程资金需求计划和加快施工进度的经济激励措施等。选项A、B、E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而不属于施工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因此,选项C、D正确。
[单选题]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中的不良行为记录主要是指由( )所形成的记录。
正确答案 :D
行政处罚
[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裁量性
[单选题]根据《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期限一般为( )。
正确答案 :D
6个月到3年
解析:此题考核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公布期限的知识点,此题比较专业,通常不易接触到,有一定难度。根据《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诚信行为记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统一公布。其中,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日内,公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良好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一般为3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布内容应与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中的企业、人员和项目管理数据库相结合,形成信用档案,内部长期保留。由此,可以确定本题的正确项为“D.6个月到3年”。
[单选题]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时,若施工成本规划作为实际值,则可作为计划值的是( )。
正确答案 :A
工程合同价
解析:施工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也是相对的。如把施工成本规划作为实际值,时间上发生在其前面的值才能视为计划值,时间上发生在其后面的值才能视为实际值。上述四个选项中,只有工程合同价发生在施工成本规划的前面,故可以作为计划值。
[单选题]关于施工管理的工作流程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工作流程组织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逻辑关系
解析:设计变更、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等流程属于管理工作流程组织,与生成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属于信息处理工作流程,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属于物质流程组织。工作流程组织反映的是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各个部门之间的逻辑关系。故C选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对于监理人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且无其他指示的工程隐蔽部位,承包人自己进行了工程隐蔽,此后,经剥开重新检验证明其质量是符合施工合同要求的,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延误的工期应由( )承担。
正确答案 :B
发包人
[多选题]下列争议中,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是()。
正确答案 :ACE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因工作时间发生的争议
因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解析:根据有关法律,劳动争议范围有:(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故A、C、E选项正确。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有:(一)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三)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四)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五)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六)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故B、D选项错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