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灭活肌筋膜触发点以便施行物理治疗

题目:一位行政助理因上背部诸多触发点而拟择期接受干针疗法。这一治疗方法最常见的适应证是()

解析:答案A、B和C分别是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的治疗作用、诊断作用和辅助治疗作用,而答案D则是该技术最为常见的适应证。干针疗法很少用于永久性排除某个触发点,除非是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急性期。   肌筋膜触发点的灭活似乎是针在触发点内的机械运动的作用,因为在没有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触发点也可被灭活。但是,应用局麻药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且其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更为持久。   在用手指定位并手动稳定紧绷带内的触发点后,迅速将针穿过皮肤进入触发区域。局部颤搐反应或者患者诉牵涉痛则预示着针进入了触发区域。可以注入0.1-0.2ml局麻药。将针退回至皮下,改变进针角度,从而使之再一次刺入肌肉到达另一个触发区域。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评估一块漏斗状的肌肉而不必将针从皮下退出。用这个方法对触发区域进行探索,直至不能引出更多的局部颤搐反应。至此,紧绷带通常已经消失,而由触发点引起的自发性疼痛通常也已消退。有经验的患者甚至可以知道在何时触发点已经被灭活。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位患者在接受触发点注射2天后,愤怒地赶到你的办公室,他抱怨触发点注射对他的症状没有任何的帮助。以下()可能不是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 患者没有改善症状的动力

  • 解析:答案A,C,D和E都是触发点注射失败的原因。

  • [单选题]男,50岁,无明显诱因下左足跟下针刺样疼痛伴向前放射痛1周。走路多时疼痛加剧,跟骨前内侧区有深在明显压痛。X线检查示跟骨骨刺。下列哪项是治疗该患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
  • 跟骨注射

  • 解析:根据本题提供信息,该患者可诊断为足跟痛,常采用跟骨注射,疗程短,效果好,故选E。

  • [单选题]骨水泥的聚合过程不包括哪个阶段?(  )
  • 凝固阶段

  • 解析:骨水泥的聚合过程包括稀薄阶段、黏稠阶段、硬化阶段和产热阶段。

  • [单选题]乳腺癌疼痛时,除了应用药物及神经阻滞,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  )。
  • 激素疗法


  • [单选题]关于椎骨间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棘上韧带连接自第2颈椎至骶椎各棘突尖端

  • 解析:棘上韧带连接自第7颈椎至骶椎各棘突尖端。

  • [单选题]骨巨细胞瘤的性质表现,属于
  • 潜在恶性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肾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