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
题目: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
解析:文段通过分析指出,中国古代礼制的要求使得传统服装的裁制向着平面剪裁法发展。A项中“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说法欠妥,B项不能从文中推出,文段并未对中西方剪裁方法进行明确区分,C项符合文意,但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大学在学校内进行道路整修,施工中没有设置道路整修警示标志,致过路学生受伤,对此,由( )承担责任。
该学校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5条规定:道路养护施工单位在道路上进行养护、维修时,应当按照规定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道路养护施工作业车辆、机械应当安装示警灯,喷涂明显的标志图案,作业时应当开启示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由此可知,学校是施工单位,由于学校在施工中的过失致使过路学生受伤,对此,应当有施工单位即学校承担责任。
[单选题]:人工生产某种装饰用珠链,每条珠链需要珠子25颗,丝线3条,搭扣1对,以及10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现有珠子4880颗,丝线586条,搭扣200对,4个工人。则8小时最多可以生产珠链( )。
192条
解析:4个工人8小时的人工劳动是1920分,而10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生产一条珠链,故可生产1920÷10=192(条)。
[单选题]:假设不同性别劳动力会在三大产业间均匀分布,则全国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约有多少万人?( )
4782
解析:根据假设, 全国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比例就是 56.7%, 人数为8434×56.7%=4782。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2001于2005年间,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相对放慢 Ⅱ.2001至2005年间,日本经济开始摆脱“停滞”状态,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Ⅲ.2001至200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的变化趋势和其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Ⅰ
[单选题]:在刚果出口比重中,2001年比2000年增长的国家有( )。
美国和日本
解析:刚果出口比重2001年和2000年相比,日本由2O.6%增长至22%,美国由l8.2%增长至20%。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是( )。
具体行政行为
解析: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A符合上述③项的规定,C符合上述②项的规定,D符合上述①项的规定.全部属于不受理范围。故选B。
[单选题]关于行政合同,下列不正确的表述是( )。
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行政法上法律地位平等
解析:行政主体对另一方当事人享有监督、管理等行政优越权,不一定是平等的,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