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荷载规范》5.2.2条规定了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如何理解?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4条第1款,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单选题]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中框架-核心筒结构与板柱-剪力墙结构结构形式的区分,以及抗震设计中对它们不同要求的一些说法,其中何项全部正确? ( )[2008年真题]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与周边框架之间宜采用梁板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楼盖可无内部纵梁和横梁
解析:A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1.3条条文说明,板柱-剪力墙结构可以加入筒体,错误;B项,根据第8.1.9条第2款,抗震设计时,房屋周边应设置框架梁,错误;D项,根据第9.1.11条第3款,当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承担的剪力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0%时,应进行相应的调整,错误。
[单选题]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 )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1条,①甲类建筑,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②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单选题]下列全为不燃烧建筑材料的是( )。
Ⅰ.木材Ⅱ.钢材Ⅲ.塑料Ⅳ.混凝土Ⅴ.烧结多孔砖Ⅵ.花岗岩
Ⅱ、Ⅳ、Ⅴ、Ⅵ
解析:木材为易燃烧材料,虽可阻燃处理,但很难变为不燃烧材料;钢材耐火性较差,但属于不燃烧材料;大部分塑料制品为易燃烧材料,即使加阻燃剂也只能变为难燃或可燃材料;混凝土、烧结多孔砖、花岗岩都是不燃烧建筑材料。
[单选题]某一层吊车的两跨厂房,每跨厂房各设有3台A5工作级别的吊车。试问,通常情况下,进行该两跨厂房的每个排架计算时,参与组合的多台吊车的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折减系数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0.9
解析:根据《荷规》第5.2.1条及其注,除非特殊情况,计算本题排架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为2台,再根据《荷规》第5.2.2条和表5.2.2,折减系数应取为0.9。
【命题思路】
1.本题的主要考点为计算排架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的确定,以及多台吊车的水平荷载标准值的折减系数的采用。
2.排架结构是目前单层工业厂房的基本结构形式,分为横向平面排架和纵向平面排架,一般情况下排架计算指的是横向平面排架计算。吊车荷载是工业厂房要承受的主要荷载,故排架计算时如何正确采用吊车荷载十分重要。
3.吊车的水平荷载分纵向和横向两种,分别由吊车的大车和小车的运行机构在启动或制动时引起的惯性力产生,惯性力为运行重量与运行加速度的乘积,但必须通过制动轮与钢轨间的摩擦传递给厂房结构。进行排架计算时所要计算的水平荷载指的是横向水平荷载。
【解题分析】
1.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计算本题中排架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5.2.1条及其条文说明,对多跨厂房,虽然在同一柱距内很可能会同时出现多台吊车(超过2台),但在计算吊车水平荷载时,由于同时制动的机会很小,容许最多只考虑2台吊车。
2.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确定了,题中又明确指出了吊车的工作级别是A5,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5.2.2条和表5.2.2,即可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多选题]30.见到过"烧结多孔砖当孔洞率大于30%时,抗压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取0.9"的说法,不知道有何依据?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基处理及桩基的论述,何项是不正确的?
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桩间距应不小于6d
解析: 根据《地规》7.2.13,A正确。
根据《地规》8.5.3第4款,B正确。
根据《地规》7.2.1条第1款,C正确。
根据《地规》8.5.16条第4款,D错误。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桩基础和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求。本题考查考生对部分相关概念的把握。
【解题分析】
1.根据题意,四个选项中,三个正确一个错误,考试可凭概念判定选项D的论述是错误的,即可确定D为答案选项;考生也可逐条查阅相关规范的条文,找出唯一选项,但会花去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2.地基基础设计的根本目的和实质是控制地基变形量及变形差,地基变形得到合理控制的桩基,承载力均不会有问题,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桩基,其变形也将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桩端往往发生刺入破坏,现行规范方法将无法估计或计算此时的地基变形);常规的(最小桩间距小于6d)桩基,其要求也是既满足承载力要求,又要达到变形控制目的。根据上述概念,可以初步判定选项D的论述是不正确的,查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6条第4款予以确认即可。
3.其他各选项判断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2.13条,A的论述正确;
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3条第4款,B的论述正确;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2.1条第1款,C的论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