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73000

题目:某12层办公楼,房屋高度为4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且对风荷载不敏感,地面粗糙度B类,所在地区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5kN/m[SB2.gif],拟采用两种平面方案如图25-28(Z)所示。假定,在如图所示的风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在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XBzz.gif]相同。 [JZ634_135_1.gif]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建筑物的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独立柱基的尺寸及桩的布置见下图。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F[XBzk.gif]=8000kN,力矩设计值M[XBzk.gif]=1200kN·m;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d=600mm,承台埋置深度3m,各土层的桩基础设计参数见下表。 [LXL20160215_1_4.gif] [LXL20160215_1_5.gif]
  •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单桩桩端阻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N。

  • 700


  • [单选题]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m,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T1=1.2s。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XBzi.gif]=14000kN,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31-33(Z)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 [JZ634_221_2.gif] [JZ634_221_3.gif] [JZ634_221_1.gif]
  • 假定,第一振型时地震影响系数α1为0.09,振型参与系数为1.5,试问,第一振型时的基底弯矩标准值(kN·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685000


  • [单选题]某多层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抗震等级为三级,以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底层某双肢墙有A、B两个墙肢。已知A墙肢截面组合的剪力计算值V[XBzw.gif]=180kN,同时B墙肢出现了大偏心受拉。试问,A墙肢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270

  • 解析:底层属于底部加强部位。由《抗规》第6.2.7-3条,任一墙肢出现偏心受拉,另一墙肢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另根据《抗规》第6.2.8条,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应乘以剪力增大系数1.2。因此,V=1.25×1.2×180=270kN。 【命题思路】 双肢剪力墙的某个墙肢为偏心受拉时,一旦出现全截面受拉开裂,则其刚度退化严重,大部分地震作用将转移到受压墙肢,因此,受压肢需适当增大弯矩和剪力设计值以提高承载能力。另外,为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应乘以剪力增大系数1.2。 【解题分析】 本题中的双肢墙位于底部加强部位,因此,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根据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调整。另外,双肢墙中任一墙肢出现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上述两个增大系数需连乘。 本题常见的错误是没有考虑底部加强部位“强剪弱弯”需要的剪力增大系数,或没有考虑由于偏心受拉后双肢之间的剪力转移。

  • [单选题]关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的确定,下列何项取值正确?(  )[2008年真题]
  • 屈服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4条条文说明表3,知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等于屈服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 [单选题]拟在天津市河西区建造一座7层的住宅楼,房屋高度22m,平面和立面均规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为了保证户内的使用效果,其框架柱全部采用异形柱。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26%。
  • 试问,上述异形柱结构,除了应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以外,至少还应对与主轴成多少度的方向进行补充验算?

  • 45°


  • [单选题]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 解析:根据《高规》第3.3.2条第3、4款及条文说明和第10.2.6条,A、B、C正确。 根据《抗规》第5.1.1条注,D不正确,故选D。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对高层建筑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的有关规范条文的理解。 【解题分析】 1.震害经验和分析研究表明,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不能忽视,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本题主要是考察相关规定的概念部分。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1条第4款作为强条给出了: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3.3.1条第3、4款也给出了类似的规定,但未作为强条设置。这是两本国家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但不影响本题解答。(需要注意的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将此改为了强条,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一致,同时又增加了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的规定)。关于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的具体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给出了建议。 3.大量试验和工程经验表明,隔震一般可使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及速度反应降低60%。因此,容易误解隔震设计时可以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实际上,隔震垫不能隔离竖向地震作用,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矿业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 安全员 机械员 监理工程师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资产评估师 土地登记代理人 土地估价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