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经络的生理功能
  • 正确答案 :E
  • 温煦作用


  •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其"肾"指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肾阳虚


  •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 正确答案 :D
  • 热郁表里之间


  • [单选题]桂枝汤证汗出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B
  • 营卫失和,卫不固营


  •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所治消渴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 解析: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证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辨证:肺胃热盛,气津两伤。 治则: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 [单选题]湿病中,甘草附子汤中具有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B
  • 白术


  • [单选题]温病见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舌边尖红,脉数,其治疗宜用
  • 正确答案 :D
  • 清燥救肺汤


  • [单选题]下列哪味药不能驱绦虫
  • 正确答案 :C
  • 使君子

  •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 [单选题]既能化痰,又能降肺胃气逆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旋覆花


  • [单选题]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 正确答案 :A
  • 开窍宁神

  •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 [单选题]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正确答案 :A
  • 芍药、甘草

  • 解析: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治外寒里饮证。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中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桂枝解表化饮,温肺化饮。半夏降肺温肺,化饮止咳,燥湿醒脾,断绝饮生之源。干姜温肺散寒,温阳化饮。细辛温阳化饮,既助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又助半夏、干姜温肺化饮。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温热药散寒化饮而不损伤阴津。芍药补血敛阴,既能滋荣营气,又能利饮利水。甘草既能补中荣汗源,又能培土生金和肺气。 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

  • [单选题]既可以出现自汗,也可以出现盗汗的证是
  • 正确答案 :D
  • 气阴两虚证


  • [单选题]某病人要做腰穿检查,有恐惧感,从医德要求考虑,临床医生应向病人做的主要工作是
  • 正确答案 :A
  • 要征得病人知情同意


  • [单选题]经络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蓄积渗灌气血

  • 解析: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雎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 [单选题]肝俞穴的定位在
  • 正确答案 :B
  • 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 解析:肝俞 肝之背俞穴 定位 第9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 ①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②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③癫狂痫;④脊背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 )
  • 正确答案 :B
  • 5寸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呼吸内科学(中级)[代码:305]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级)[代码:355]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