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和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RDW
  • 正确答案 :D
  • 前者多增大,后者多正常


  • [多选题]铁是人体必需的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存在于所有生存的细胞内,铁的功能主要有( )。
  • 正确答案 :ABCDE
  • 合成血红蛋白

    合成含铁酶

    参与儿茶酚胺的代谢、线粒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酶系的电子传递和DNA的合成

    合成肌红蛋白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为主的储存铁

  • 解析:人体内铁的功能主要包括合成血红蛋白,合成含铁酶,参与儿茶酚胺的代谢、线粒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酶系的电子传递和DNA的合成,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为主的储存铁,以及合成肌红蛋白。

  • [单选题]下列哪组物质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的
  • 正确答案 :B
  • 抗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单选题]患儿男性,15岁。自幼常有鼻出血,外伤后曾有出血不止。检查:PT12.6秒(参考值10~13秒),APTT62秒(参考值23.3~36.8秒)。在考虑病因时可除外哪项( )。
  • 正确答案 :D
  • 因子Ⅶ减少


  • [单选题]下列哪种颗粒在血小板内不存在 ( )
  • 正确答案 :C
  • A颗粒


  • [单选题]抗血清的鉴定包括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是

  • 解析:抗血清的鉴定包括抗体特异性鉴定、抗体效价的鉴定、抗体纯度的鉴定、抗体亲和力的鉴定四个方面。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正确答案 :B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单选题]以下试验中既能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解析: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是一种既能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再加入抗体产生细胞,即可诱导抗体的分泌。分泌的抗体与包被抗原结合,在抗体分泌细胞周围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再加入相应的酶标二抗,即可通过与底物显色反应的深浅,测定出抗体量,并可在光镜下观察抗体形成细胞。

  • [单选题]乳糜尿中主要含有( )
  • 正确答案 :A
  • 淋巴液

  • 解析:本题考查乳糜尿主要成分。由于淋巴循环受阻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逆流入肾,使肾盂、输尿管处的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进入尿液而形成乳糜尿。因此其主要成分是淋巴液。

  • [单选题]不符合血小板病的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活化凝血时间正常

  • 解析:血小板病又称为血小板第三因子缺乏症,患者的血小板膜磷脂结构或成分缺乏,致使血小板不能有效提供凝血反应的场所,表现为活化凝血时间延长。

  • [单选题]如果用化学法检测患者粪便隐血,可能使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C
  • 维生素C

  • 解析:铁剂、含过氧化物酶的新鲜蔬菜、动物血可导致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阳性;维生素C可使试验出现假阴性: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对化学法隐血试验没有影响。

  • [单选题]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而产生的蛋白尿是
  • 正确答案 :B
  • 血浆性蛋白尿

  • 解析:血浆中出现大量中、小相对分子质量的异常蛋白质,原尿中的含量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最大能力,而大量出现在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 [多选题]血糖正常,而尿糖增高的情况可见于
  • 正确答案 :ACDE
  • 慢性肾炎

    先天性肾性糖尿

    肾病综合症

    Fanconi综合征

  • 解析:考察血糖和尿糖的关系,除了甲亢外,其他四项都是由于肾脏的各种病变等导致尿液出现葡萄糖,而血糖是正常的。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核医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