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产生机制有
  • 正确答案 :ABCE
  • 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

    血氨的储积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肠道呈碱性环境

  • 解析: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关于HE的发病机制学说众多:1、神经递质学说,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经肠菌脱羧酶的作用分别转化为酪胺和苯乙胺,若肝脏对酪胺和苯乙胺的代谢发生障碍,便可进入脑组织,再经β羟化酶的作用分别形成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后二者成为假性神经递质,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AC正确;2、氨中毒学说,氨是促发HE的主要神经毒素,可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及神经的电活动等。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氨在肠道的吸收主要以NH3弥散入肠系膜,当结肠内为碱性环境时,NH3大量弥散入血,酸性环境时则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BE正确。故ABCE为正确项。【避错】D选项错误点在于肠道酸性环境时NH3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不是肝性脑病促成原因,故D错误。避错方法:熟悉目前关于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几种学说。。

  • [多选题]确定抗结核药物发挥杀菌作用或抑菌作用主要依靠
  • 正确答案 :ABC
  • 治疗剂量药物的实际浓度与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为标准

    药物在细胞内、外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10倍为杀菌药

    异烟肼、利福平在细胞内、外浓度均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10倍为杀菌药

  • 解析:抗结核药物的选取是以治疗剂量药物的实际浓度与该药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为标准,而当该药物在细胞内、外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10倍时为杀菌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吡嗪酰胺(PZA)及乙胺丁醇等,不同的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抗菌作用各异,其中,INH、RFP均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菌有杀菌作用。故ABC正确。【避错】D选项错误点为PZA主要是杀灭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B菌群;E选项中SM为对巨噬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分支杆菌有杀菌作用。故排除DE。避错方法:应熟记常见几种抗结核药物的作用特点,注意区别其异同。

  • [多选题]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阻滞气血运行

    影响津液代谢

    易扰乱神明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 [多选题]银翘散的药物组成是( )
  • 正确答案 :ABDE
  • 金银花、连翘

    荆芥穗、淡豆豉

    桔梗、薄荷、牛蒡子

    淡竹叶、芦根


  • [单选题]多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五脏


  • [单选题]鼻疾应选( )
  • 正确答案 :B
  • 迎香


  • [单选题]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
  • 正确答案 :C
  • 肾虚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肾内科学(正高) 眼科学(正高) 肿瘤内科学(正高) 麻醉学(正高) 病理学(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核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