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2900

题目: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1-4(Z)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JZ635_305_1.gif]

解析:1. 根据《抗规》图5.1.5曲线,表5.1.4-1及表5.1.4-2: [JZ635_305_3.gif] 由于[JZ635_305_4.gif],处于曲线下降段,γ=0.9 [JZ635_305_5.gif] 根据《抗规》公式(5.2.1-1): [JZ635_305_6.gif] [JZ635_305_7.gif]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考生应掌握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抗震设计计算要点及构造措施。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确定。 2.通过底部剪力法确定多遇地震下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解题分析】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2条第1款,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计算地震作用。 本题结构计算高度为24m,满足采用底部剪力法的条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公式(5.2.1-1):[JZ635_306_1.gif],需要确定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XB1.gif]及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XBzezq.gif]。 2.根据题干的提示,本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3条第2款,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因此,本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确定地震作用。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XBzmzazx.gif]=0.12。 有部分考生提高一度按8度(0.2g)确定α[XBzmzazx.gif]=0.16,导致计算结果错选为D。 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尚应根据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阻尼比为0.05,阻尼调整系数η[XB2.gif]=1.0。 建筑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影响,题目直接给出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XB1.gif]=1.08s。 可查表5.1.4-2确定特征周期,按图5.1.5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 4.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1条,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XBzezq.gif],单质点时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本建筑为4质点结构,部分考生按总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G[XBzezq.gif],最后计算结果为3446kN,错选D。 5.考虑2011年注册考试处在新老规范交接期,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难,本题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2. 根据《抗规》公式(5.2.1-2) [JZ635_306_3.gif] 水平地震作用倾覆弯矩 M=317.52×6+635.04×12+952.56×18+(1270.08+424.8)×24=67349kN·m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在已知底部剪力法确定的多质点系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的前提下,如何确定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 2.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3.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简单计算方法。 【解题分析】 1.按底部剪力法简化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应为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F[XBzi.gif]与质点计算高度H[XBzi.gif]的乘积的总和。 如计算时考虑总水平地震作用在顶部,采用[JZ635_307_1.gif]与顶质点计算高度24m的乘积,就会错选D。 2.多质点系结构未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时,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在沿高度呈倒三角形分布,当结构基本周期较长而场地特征周期T[XBzg.gif]较短时顶部误差较大,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2.1条规定,多层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房屋需按表5.2.1,根据结构周期和场地类别确定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本工程结构基本周期T[XB1.gif]>1.4T[XBzg.gif],为减少计算工作量,题目直接给出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XBzn.gif],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应考虑顶点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构地震倾覆力矩时顶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应为F[XB4.gif]+△F[XB4.gif]。部分考生未考虑△F[XB4.gif],错选A。 3. 根据《抗规》公式(5.4.1) [JZ635_307_3.gif] 柱的轴压力设计值N=1.2×(7400+2000×0.5)+1.3×500=10730kN 根据《分类标准》,重点设防类的抗震措施应提高一度即按8度,按《抗规》表6.1.2查表得本工程大跨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抗规》表6.3.6一级框架结构柱轴压比限值为μN=0.65 [JZ635_307_4.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考虑地震作用时,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计算及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的确定; 2.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及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的确定; 3.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烈度确定抗震措施; 4.框架柱轴压比的概念及各种结构类型不同抗震等级时的轴压比限值。 【解题分析】 1.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力及剪力等,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公式(5.4.1)进行计算。 1)一般情况下,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1条第4款,由于本工程不属于需要计算竖向地震的结构,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JZ635_308_1.gif]取1.3。 3)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3条确定,一般情况下,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根据建筑物及荷载类型按表5.1.3选取,题目直接给出组合值系数0.5。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应注意,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0.5(民用建筑)或0.8(藏书库、档案库),屋面活荷载不计入。 2.根据题干的提示,本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3条第2款,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因此,建筑物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提高一度后,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建筑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考虑概念设计要求对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及变形)的调整措施以及各种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是指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及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用的各种细部构造,如构件尺寸、高厚比、轴压比、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筋率、钢筋直径、钢筋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等,部分要求是根据抗震等级来确定的。因此,本工程应按8度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确定其抗震等级。 3.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是重要的设计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修订后,表6.1.2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作了一些调整,包括某些结构类型高度分界及明确了"大跨度框架"的定义。本题建筑物为跨度18m、高度为24m的框架结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其抗震等级应为一级。 部分考生忽略了大跨度框架的因素,抗震等级定为二级,轴压比限值选择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4.柱的轴压比是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限制轴压比是保证框架柱延性及抗倒塌能力的重要抗震构造措施。轴压比的限值应根据结构体系及框架柱抗震等级的不同,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3.6查表确定。 解题时应注意相关说明并注意对题意的把握。由于规范提出了加大箍筋直径、加密箍筋、加芯柱等有利于提高轴压比限值的构造措施,又提出了剪跨比小于2时应减小轴压比限制的要求。为确保考题答案唯一,本题中明确"未采用有利于提高轴压比限值的构造措施",即在解题时无需考虑规范给定的提高轴压比限值的各项措施。 4. 根据《混规》公式(7.2.1-2): [JZ635_309_3.gif] 根据《混规》公式(7.2.1-1)及表11.1.6,[JZ635_309_4.gif] [JZ635_309_5.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计算及控制要求; 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确定。 【解题分析】 尽管注册考试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已经颁布并已实施,但考虑到新规范的颁布实施时间过短,故2011年度注册考试仍以2011年3月发布的考试用规范名录为准。注册考试命题时,已注意到新老规范的差异,避免在本年度考试中出现与新规范明显不吻合的内容。 1.由于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受拉钢筋配筋量,并有利于控制受压区高度,减少了因受压区高度超限而加大梁高的现象,有利于实现框架"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根据题目的提示,解题时应注意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公式(7.2.1-2)计算受压区高度及公式(7.2.1-1)计算正截面承载力时,都应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 2.考虑地震作用的框架梁,其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3.1条规定,采用第7.2节的承载力计算公式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JZ635_309_6.gif]的计算方法。 对于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是一致的,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11.1.6,受弯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JZ635_309_6.gif]应取0.75。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低碳钢试件受拉时,下列中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 σ<σ[P.gif]时,σ=Eε成立

  • 解析:只有当应力小于比例极限σ[P.gif]时,虎克定律才成立。

  • [单选题]一木屋架下弦截面尺寸为140mm×180mm,木料为红松,下弦接头处轴向拉力设计值为95kN,采用双木夹板对称连接,木夹板截面尺寸为80mm×80mm,螺栓直陉为φ16。试问,下弦接头一端木夹板所需的螺栓数目(个),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10

  • 解析:红松(TC13-B),查《木结构设计规范》表4.2.1-3,f[c.gif]=10N/mm2 由于a/d=80/16=5,查规范表6.2.2,取[JZ365_57_52_1.gif][k.gif]=6.7 由规范式(6.2.2): 单剪面: [JZ365_327_43_2.gif] 接头一端的螺栓数目:[JZ365_327_43_1.gif]

  •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可以不进行开垦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第三十三条还规定: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

  •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不上人屋面挑檐剖面如图17-1所示。屋面按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屋面面层荷载相当于150mm厚水泥砂浆的重量。板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0mm。梁的转动忽略不计。 [JZ365_282_1.gif]
  • 假设板顶按受弯承载力要求配置的受力钢筋为HRB400级[JZ365_167_6.gif]12@150,试问,该悬挑板的最大裂缝宽度ω[max.gif](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0.09

  • 解析:1. [JZ365_640_2.gif]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2条: [JZ365_640_3.gif] 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2.10条: [JZ365_641_1.gif]

  • [单选题]某12m跨食堂,采用三角形木桁架,如图3-16所示。下弦杆截面尺寸140mm×160mm,采用干燥的TC11西北云杉,其接头为双木夹板对称连接,位置在跨中附近。 [JZ365_55_42.gif]
  • 试问,下弦接头处螺栓连接的设计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121.4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市政公用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铁路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机电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市政公用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 安全员 施工员 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 房地产估价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