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规定,( )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况决定是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正确答案 :BCD
市(州)(不设区)
县(市)
乡(镇)
解析:对于选项BC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多选题]公路项目某桥梁拟跨越敏感水体,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应考虑( )。
正确答案 :ABCD
施工方案
桥梁结构设计
事故风险
桥面径流
解析:公路以桥梁形式跨越敏感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不同的施工方案对水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水中墩施工时是否设置围堰或设置什么形式的围堰;桥梁结构设计也是要考虑的,如是否设置防撞栏,是否设置导排水设施(这与桥面径流有关)等。对水环境有影响的运输危险品事故风险也要考虑。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 )等方面的意见。
正确答案 :ABCD
有关部门
行业协会
企业事业单位
公众
[多选题]某建设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7日内,向公众公告的信息包括( )。
正确答案 :AD
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解析: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下列信息:①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②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③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⑤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⑥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注:以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内容,现已被《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替代,下列为最新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以下统称网络平台),公开下列信息:①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当说明现有工程及其环境保护情况;②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③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称;④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⑤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公众意见表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境部制定。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直角坐标网络)设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C
距离源中心≤1000m时,网络等间距设置,间距50-100m
距离源中心>1000m时,网络等间距设置,间距100-500m
对于邻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预测受体
解析: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络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络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50m。
[单选题]下列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中,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 :C
每年丰、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解析: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执行;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单选题]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
解析:一般来说,含水层中介质颗粒越大、裂隙或溶隙越多,渗透性越好,污染物的衰减能力越低,防污性能越差。
[单选题]景观生态学中,被称为基质的斑块具有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D
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
解析: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其中基质是景观的背景地块,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因此,基质的判定是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判定基质有三个标准,即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
[多选题]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 ),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正确答案 :AB
科学研究观测
调查活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