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
题目:某地质勘探队队长孙某将队里配发的手枪2支出租给他人使用,出租期间,租枪人并未使用这2支枪,孙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
解析:本案中,孙某所在的单位依法配备枪支,但其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给他人使用,因此该行为触犯《刑法》第128条之规定,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先秦时代,“文学”一词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
解析:“文学有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可以看作文段论述的中心观点。巴项是作为这种观点的一个举例,并不是文段的中心观点,故不选;A项错误,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内涵缩小了;D项主要用来解释“文学”一词在汉代的内涵。本题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汞是一种致命的有毒元素,汞的剧毒众所周知——引起肾功能衰竭,肌肉颤抖,记忆力丧失,甚至危及生命。而现在牙科医生用来补牙的填补物中汞的含量常常会达到50%。因此,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牙科医生应当除去所有补牙病人口腔内的含汞填补物,而用塑料制成的填补物来代替。
汞有剧毒,但牙医所用的含汞50%的填补物实质上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解析:题干的观点是:因为汞有毒,所以应要求牙科医生用塑料制成的填充物代替含汞50%的填充物。要反驳该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断开因果链。A项在一些海产类食品、酒类、饮料和药剂中也含有汞,和牙科医生用汞做填充物没有关联。B项塑料制成的填补物比含汞填补物昂贵得多,而且容易损坏,这说明医生选择比较便宜的汞做填充物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题干的观点,但没有对“汞有剧毒”的反驳,反驳不充分。C项牙医所用的含汞50%的填补物实质上不会危害身体健康,说明汞做填充物是可取的,最有力反驳了题干的观点。D项大多数患者对使用含汞填补物来补牙感到满意,并不能削弱汞的毒性对身体的危害性的论断。所以答案为C。
[单选题]按照法律的调整范围,法律可分为( ).
一般法和特别法
解析:B根据法的调整范围的不同,可将法律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一般法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对一般的人和事在不特别限定地区和期间内有效的法律,特别法是对于特定的人和事,在特定的地区、时间内有效的法律。
[单选题]某书店对顾客实行一项优惠措施:每次买书200元至499.99元者优惠5%,每次买书500元以上者(包含500元)优惠10%。某顾客到书店买了三次书,如果第一次与第二次合并一起买,比分开买便宜13.5元;如果三次合并一起买比三次分开买便宜39.4元。已经知道第一次的书价是第三次书价的5/8,问这位顾客第二次买了多少钱的书?( )
115
解析:因为第一、二次合买比分开买便宜13.5(元),13.5÷5%=270(元),根据答案可推知第二次少于200元,若第三次书价也低于200元,则三次合买至多优惠(270+200) x 5%=23.5(元)与题意不符。所以,如果第三次书价在200元到499.99元之间。设第三次书价为a元,由270×10%+a×5%=39.4,得a=248元。第二次书价为:270-248×5/8=115
[多选题]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解析: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成立共同犯罪,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共同故意犯罪不仅是共同实施故意犯罪行为,共同实施犯罪预备行为也构成共同犯罪。本题中,“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这就表明甲与乙在犯罪预备阶段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因此甲和乙是故意杀人的共犯。可以排除B选项。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的行为意味着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共同犯罪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单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行为割裂开。如果共同犯罪中的一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达到了既遂状态,也就意味着所有共同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也达到了既遂状态。本题中.甲和乙共同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在犯罪实施阶段,甲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参与,乙继续在甲和乙的共同故意的支配下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并达到了既遂状态,甲作为共同犯罪人,其行为也自然达到了既遂状态。因此可以排除C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②④①③⑤
解析:该题①②④句讲的是“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的优越性,而依据④句开头的“同时”和①句开头的“并”,这个句群的内部排序应为②④①。而③句开头的“一旦”表明这是一种突发情况,⑤句中的“无需人为干预”对应③句中的“自动减速或停车”。据此,横线处的排列顺序应为②④①③⑤,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