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法律事实
题目: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是( )。
解析:解析: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包括行为和事件。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法的社会作用的方式有( )。
确认
整合
制约
引导
解析:ABCD
[多选题]下列抢劫行为中可依法适用死刑的有( )。
入户抢劫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抢劫金融机构
抢劫致人死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抢劫罪的法定刑加重情节,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单选题]我国公民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
背叛国家罪
解析:解析:《刑法》第102条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构成背叛国家罪。
[单选题]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 )的总和。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解析:解析: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单选题]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故意杀人的”属于该法律规范的( )。
条件
解析:解析:条件是指法律规则中指出适用该法律规则的条件或情况的部分。
[单选题]沈某因交通违章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1800元,拘留15日。他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 )。
行政处罚
[单选题]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中,不属于重大误解事项的是( )。
民事行为的动机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所谓重大误解,是指由于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对从事民事行为的动机存在错误认识不构成重大误解。因此,ABD是错误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