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本单位负责人
题目: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工地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 )报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施工企业要求对原工程进行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有( )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不得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提出更改施工组织设计的须经工程师同意,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工程师采用施工企业合理化建议所获得的收益,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另行约定分享
施工企业擅自变更设计发生的费用和由此导致的建设单位的直接损失由施工企业承担,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解析: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第29.2款的规定,施工中承包人不得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因承包人擅自变更设计发生的费用和由此导致发包人的直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第29.3款规定,承包人在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涉及到对设计图纸或施工组织设计的更改及对材料、设备的换用,须经工程师同意。未经同意擅自更改或换用时,承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并赔偿发包人的有关损失,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工程师同意采用承包人合理化建议,所发生的费用和获得的收益,发包人承包人另行约定分担或分享。故应选ABCD项。
[单选题]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写出书面报告,并逐级上报的期限是( )。
24h
[单选题]某施工现场钢筋加工有两个方案,均不需要增加投资。采用甲方案固定费用50万元,每吨钢筋加工的可变费用是300元;采用乙方案需固定费用90万元,每吨钢筋加工的可变费用是250元。现场需加工钢筋1万t,如果用折算费用法选择方案,则()。
应该选用乙方案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折算费用法选择方案。本题中运用折算费用法选择方案的过程如下:甲方案=50+300×1=350万元;乙方案=90+250×1=340万元。在方案比较时,应选择折算费用小的方案,甲方案大于乙方案,因此应选择乙方案。
[单选题]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支付期最长不超过( )。
6个月
[单选题]工程预付款回扣,关于起扣点的计算公式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起扣点=承包工程价款总额-(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所占的比重)
[多选题]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的计算期包括技术方案的( )
投资建设期
投产期
达产期
解析: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运营期包括投产期和达产期。
[单选题]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是( )。
单位主要负责人
解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施工单位全面负责,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并不限于法定代表人。
[单选题]某工程项目,经过招标投标,最终由甲设计公司和乙建筑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并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施工中,由于设计原因,建筑主体地下车库挡土墙侧压过大而发生偏移,该质量事故责任应由( )承担。
甲设计公司和乙建筑公司
[单选题]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是一种增值服务工作,下列属于工程建设增值的是( )。
提高工程质量
解析: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是一种增值服务工作,其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其中,为工程建设增值的工作有: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投资(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控制等;为工程使用(运行)增值的工作有:确保工程使用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节能、满足最终用户的使用功能、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营成本、有利于工程维护等。因此,正确选项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