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题目:二陈汤的功用是

解析:二陈汤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
  • 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 解析: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 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位,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 [单选题]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
  • 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

  • 解析: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 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位,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 [单选题]"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治用
  • 茵陈蒿汤

  • 解析: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 [单选题]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
  • 相使

  • 解析: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 [单选题]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 麝香

  • 解析:麝香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胎。

  • [单选题]山药善治下述哪种泄泻
  • 脾虚泄泻


  • [单选题]下列各项,是对开窍剂使用注意事项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多加热煎煮

  • 解析:开窍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辨别病证虚实。本类方剂只适用于邪盛气实之闭证,对于汗出肢冷、气微遗尿、口开目合之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宜应用。辨别闭证之属热属寒,热闭者治以凉开,寒闭者治以温开。.对于阳明腑实证而见神昏谵语者,只宜寒下,不宜用开窍剂。开窍剂大多为芳香药物,善于辛散走窜,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久服则易伤元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开窍剂中的麝香等药有碍胎元,孕妇慎用。本类方剂多制成丸、散剂或注射剂,不宜加热煎煮,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散失,影响疗效。

  • [单选题]咳嗽气急,咳痰量多、质稠、色黄,胸胁胀痛,面赤身热,口干,治疗应首选
  • 清金化痰汤

  • 解析:主症:咳嗽气急,咳痰量多,质稠,色黄,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口干,为痰热之象,结合主症诊断咳嗽,辩证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