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梅毒感染时可引起哪种细胞增多
  • 正确答案 :A
  • 中性粒细胞

  • 解析:当机体出现急性感染或炎症:如化脓性球菌、某些杆菌、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和梅毒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 [单选题]常用作尿有形成分检验的防腐剂是
  • 正确答案 :C
  • 甲醛

  • 解析:因为甲醛对尿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有较好的固定作用。

  • [单选题]下列检测脑囊虫病特异性较高的试验是脑脊液
  • 正确答案 :E
  • 酶联免疫试验

  • 解析:脑囊虫补体结合试验诊断脑囊虫的阳性率可达88%;致敏乳胶颗粒玻片凝集试验诊断脑囊虫的符合率为90%;ELISA法对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 [单选题]魏氏法血沉测定使用的抗凝剂是( )
  • 正确答案 :E
  • 枸橼酸钠


  • [单选题]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要点是
  • 正确答案 :D
  • Ph染色体阳性

  •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阳性。

  • [单选题]某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15mmol/L,靶值为5.00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血糖的偏倚为
  • 正确答案 :C
  • 3%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为偏倚的计算,偏倚=(5.15-5.0)/5.0×100%。

  • [单选题]免疫增殖性疾病新近分类是根据
  • 正确答案 :C
  • 增殖细胞的表面标志

  • 解析:免疫增殖性疾病新近分类是根据增殖细胞的表面标志。

  • [单选题]二氧化碳法培养细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为
  • 正确答案 :C
  • 5%~10%

  • 解析:二氧化碳法培养细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为5%~10%。

  • [单选题]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特性,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正确答案 :E
  • 同时也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 解析: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单负股RNA病毒,有包膜,可以细胞内增殖,细胞病变特点是合胞体形成即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病毒。

  • [单选题]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 正确答案 :C
  • 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和抗-HBe,表示预后较好

  • 解析:HBsAg阳性表示存在HBV感染,在感染后4~7周出现。抗HBs是一种中和抗体,它的出现表明病毒已经清除,是乙肝痊愈的标志。在HBsAg阴转至抗HBs阳性出现的间隔时期称为核心窗口期,此期可数天至数月。此期内献血可不能检出抗原。HBeAg和HBcAg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指标。抗HBe出现表示病毒复制水平下降,传染性下降。抗HBc出现较早,常以抗HBcIgM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

  • [单选题]在免疫散射比浊中,当颗粒直径远小于入射光波长时,称为
  • 正确答案 :A
  • Rayleigh散射

  • 解析:当入射光通过悬浮在反应溶液中的分子时,如果颗粒直径比入射光的波长小很多,则散射光的分布比较均匀,称为Rayleigh散射。

  • [单选题]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正确答案 :E
  • 肽聚糖

  • 解析:肽聚糖又称黏肽、糖肽或胞壁质,是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也是主要成分。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都含有肽聚糖,但它们的组成成分有差异。

  • [单选题]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时,应首先怀疑是
  • 正确答案 :E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时,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阴性。

  • [单选题]下列关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 在血管内引起凝集和溶血

  • 解析: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中最重要的一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抗体以IgG为主,少部分为IgA、C3。AIHA的溶血主要为血管外溶血。当红细胞与自身抗体结合后,抗体的Fc段暴露,易与吞噬细胞结合,部分红细胞膜被吞噬或消化。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神经外科学(中级)[代码:320]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